[发明专利]油菜秸秆降解真菌YQ-A15及其菌剂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0534.2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顾黎宁;程燕;张文宇;曹静;陈胜;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原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5F11/08;C05F17/2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 秸秆 降解 真菌 yq a15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油菜秸秆降解真菌YQ‑A15及其菌剂与应用。本发明公开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YQ‑A15,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29。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YQ‑A15在油菜秸秆降解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油菜秸秆降解真菌YQ-A15及其菌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自然界中丰富且廉价的生物质资源,相较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秸秆总年产量高达10亿吨左右,占世界秸秆总年产量的20%-30%。因此,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缓解能源危机、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作为农作物秸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结构复杂,其由成千上万个D-吡喃型葡萄糖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天然高分子多糖类聚合物。相较物理、化学等处理方法而言,利用微生物分泌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类生物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污染小、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饲料加工、纺织工业等领域。纤维素酶是一个多酶体系,通过协同作用将天然纤维素水解生成低聚糖并最终转化成葡萄糖。按照其催化模式以及结构特征的不同,将纤维素酶系中的酶组分分为3类,分别是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EC 3.2.1.4)又称Cx酶或CMC酶、外切葡聚糖酶(exo-β-1,4-glucanase,EC 3.2.1.91)又称C1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s,EC3.2.1.21)又称CB酶。在自然界中,纤维素酶来源广泛,真菌、细菌、放线菌均可产生并已被大量报道。其中,真菌所产纤维素酶多为胞外酶,菌丝可穿过细胞壁插入胞内,由内而外降解纤维素,较细菌和放线菌更具降解优势。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降解纤维素的真菌中,丝状真菌最具代表性,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等均具备良好的纤维素降解效果,其中对于木霉属系列菌种的纤维素降解机制研究最为深入。
油菜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首,我国油菜生产面积和产量常年位居世界首位,而江苏省作为长江下游油菜优势种植区,油菜秸秆年产量巨大。油菜秸秆本身过高的木质纤维素含量使秸秆内各组分通过不同的结合力而紧密交联,导致油菜秸秆的利用效率远不及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同时,由于油菜秸秆“体积大、重量轻”的特点以及收获后抢种水稻等原因,其在农村的主要处置方式仍为直接废弃或露天焚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诱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02110823946.8的发明《秸秆高效速腐菌株、筛选工艺及其应用》公开了一种秸秆高效速腐菌株,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09,分类命名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该菌株有效提高了秸秆的降解率,解决了秸秆难降解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菜秸秆降解真菌YQ-A15及其菌剂与应用。本发明从腐烂油菜秸秆田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油菜秸秆的菌株,探究菌株对油菜秸秆的降解特性,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转化与能源转化领域提供依据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YQ-A15,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29。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上述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YQ-A15的菌剂,该菌剂中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YQ-A15的孢子浓度为1.0×106~1.0×108CFU·mL-1,优选1.0×107CFU·m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原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原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0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