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的尾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0785.0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钱旺木;吕奎;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K7/18;F01N5/02;F01N5/04;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动机 尾气 发电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排气歧管出气端的尾气箱,尾气箱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机构,温差发电机构的发电片的热端与尾气箱的外壁贴合,发电片的冷端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散热调节单元,散热调节单元用于调整发电片冷端的冷却水箱的散热效率,尾气箱的出气管连通动能发电机构,动能发电机构用力利用尾气的动能进行发电,本技术方案温差发电机构基于塞贝克效应把热能转化为电能,散热调节单元保证一年四季发电片两端的发电温差稳定,动能发电机构针对尾气移动时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实现尾气的最大利用率,提高尾气的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的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最多只有约25-30%左右可以转化为驱动汽车行驶的动能,剩余70%左右的能量通过尾气排放等形式(其中约40%的能量随尾气排出)散失到大气之中,造成了巨大的能量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温差发电装置是基于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发展起来的一种发电技术,将P型和N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热电材料(P型是富空穴材料,N型是富电子材料)一端相连形成一个PN结,置于高温状态,另一端形成低温,则由于热激发作用,P(N)型材料高温端空穴(电子)浓度高于低温端,因此在这种浓度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就开始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形成电动势,这样热电材料就通过高低温端间的温差完成了将高温端输入的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主要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位于三元催化器与消音器之间的位置,汽车的尾气作为热源端并对温差发电装置的冷端进行冷却,当两端形成温度差时产生电能。温差发电通过废热回收利用产生的电能可供汽车蓄电池充电从而提供汽车额外的电能。温差发电在实际发电过程中使用的热能仅仅来源于汽车排放的高温废气,因此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不仅在降低汽车燃油消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减少尾气排放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1018399.1”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和对尾气流量控制的方法,集热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对温差发电装置的热端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尾气的分流,温差发电装置通过在温差发电材料的两端(尾气形成的热端,冷却系统对温差发电材料进行冷却所形成的冷端)形成温差产生电能,冷却系统通过风冷以及对水冷的控制来实现对冷端的降温,温度保护系统在连接冷凝管的阀门完全打开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连接集热器阀门的关闭)保护温差发电系统。该设备的主要是针对温差发电装置的热端进行控制,但是温差发电装置的冷端暴露在外,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夏天与冬天外界温度对冷端的温度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温差发电装置在夏天与冬天的发电强度不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的尾气处理系统,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尾气发电且在外界温度变化时保证尾气的发电量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排气歧管出气端的尾气箱,尾气箱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机构,温差发电机构包括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发电片,发电片的热端与尾气箱的外壁贴合,发电片的冷端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散热调节单元,散热调节单元用于调整发电片冷端的冷却水箱的散热效率,尾气箱的出气管连通动能发电机构,动能发电机构用力利用尾气的动能进行发电。
优选的,温差发电机构的发电片之间串联连接,发电片的一端连接有稳压器,稳压器连接电能收集模块。
优选的,发电片的热端通过导热硅脂与尾气箱的外壁固定粘连,发电片的冷端通过导热硅脂与冷却水箱的外壁固定粘连,冷却水箱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0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