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调节轴承预紧力的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1633.2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4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龚创宁;崔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B55/00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吴余琴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调节 轴承 预紧力 主轴 | ||
1.一种电磁调节轴承预紧力的主轴,包括有外轴(1)、第一连接块(2)、螺栓(3)、伺服电机(4)、螺纹轴(5)、内轴(6)和轴承(7),外轴(1)右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均匀连接有三根螺栓(3),三根螺栓(3)的右侧之间滑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2)上设有用于驱动的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输出轴上卡接有螺纹轴(5),螺纹轴(5)与外轴(1)的右侧滑动式相连,外轴(1)内部右侧滑动式的连接有轴承(7),轴承(7)的内圈卡接有连接有内轴(6),内轴(6)的右侧与螺纹轴(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预紧机构(8)和更换机构(9),外轴(1)右侧设有预紧机构(8),内轴(6)上设有更换机构(9);预紧机构(8)包括有导向架(80)、滑块(81)、电磁铁(82)、压紧块(83)和压紧弹簧(84),外轴(1)右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导向架(80),两个导向架(80)的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块(81),前后两侧的两块滑块(81)之间均连接有电磁铁(82),电磁铁(82)能够增加内轴(6)的稳定性,两个电磁铁(82)左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为铁质,两根滑动杆均与电磁铁(82)通过磁力配合,两根滑动杆右侧均滑动式设有压紧块(83),两根滑动杆左侧与同侧的压紧块(83)的左侧之间均连接有压紧弹簧(84),外轴(1)的右侧前后对称开有限位槽,两块压紧块(83)均与同侧的限位槽滑动配合,两块压紧块(83)均穿入同侧的限位槽与轴承(7)的外圈接触配合;更换机构(9)包括有电动推杆(90)、导向块(91)、转动轴(92)、卡块(93)、连接弹簧(94)、磨盘(95)和压缩弹簧(96),内轴(6)内部左侧前后两侧均设有电动推杆(90),两个电动推杆(90)伸缩杆上均设有导向块(91),内轴(6)内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转动轴(92),转动轴(92)位于电动推杆(90)左侧,两根转动轴(92)上均转动式设有卡块(93),两块卡块(93)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内轴(6)的内部之间均连接有连接弹簧(94),内轴(6)内部右侧连接有压缩弹簧(96),内轴(6)内部左侧滑动式设有磨盘(95),两块卡块(93)均与磨盘(95)卡接配合,磨盘(95)右端与压缩弹簧(96)左端接触配合,磨盘(95)与外轴(1)左侧接触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调节轴承预紧力的主轴,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能够对内轴(6)进行润滑,减少磨损的润滑机构(10),润滑机构(10)包括有放料框(100)、防护盖(101)、合页(102)、环形轴(103)、转动块(104)、下料管(105)、升降管(106)、连接管(107)和复位弹簧(108),外轴(1)顶部右侧设有放料框(100),放料框(100)左侧通过合页(102)连接有防护盖(101),合页(102)会自转,防护盖(101)与放料框(100)顶部接触配合,外轴(1)内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环形轴(103),环形轴(103)内部开有环形槽,环形轴(103)与内轴(6)转动式且滑动式配合,环形槽上侧转动式设有转动块(104),转动块(104)与内轴(6)的上侧卡接配合,外轴(1)内部右侧的上侧设有下料管(105),下料管(105)便于润滑油流出,环形轴(103)顶部右侧设有连接管(107),连接管(107)上滑动式设有升降管(106),升降管(106)与外轴(1)内壁接触配合,升降管(106)内下部与连接管(107)上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08),复位弹簧(108)套在连接管(107)上,升降管(106)与下料管(105)内部滑动配合,连接管(107)贯穿环形槽,并且与转动块(104)接触配合,下料管(105)内部下侧开有螺旋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调节轴承预紧力的主轴,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能够挡住润滑油的挡料机构(11),挡料机构(11)包括有导向杆(110)、升降轴(111)、回力弹簧(112)和转动板(113),下料管(105)内右侧设有导向杆(110),导向杆(110)上滑动式设有升降轴(111),升降轴(111)与下料管(105)内部滑动式配合,升降轴(111)内右侧与导向杆(110)下侧之间连接有回力弹簧(112),螺旋槽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防止润滑油随意流出的转动板(113),转动板(113)上设有和螺旋槽滑动配合的凸起,转动板(113)上设有弧形通孔,转动板(113)顶部与升降轴(111)底部接触配合,转动板(113)底部与升降管(106)顶部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16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