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Fluoxapiprolin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4231.8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聂思桥;张承来;任竞;付启明;傅强;曾志豪;项军;孙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谱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3/8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李纯斌 |
地址: | 410221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luoxapiprolin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Fluoxapiprolin和氟醚菌酰胺,Fluoxapiprolin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50︰1至1︰50,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5~80%,该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等,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上的多种卵菌病害如霜霉病、晚疫病等,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显著协同增效来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提高施用效率,延缓抗性发生,降低农药残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及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含有Fluoxapiprolin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
背景技术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黄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病情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
在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的防治上,主要依赖烯酰吗啉、甲霜灵和一些保护性药剂。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同时药剂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农药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加重了环境污染。
Fluoxapiprolin,为哌啶基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2-{(5RS)-3-[2-(1-{[3,5-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4-哌啶基)噻唑-4-基]-4,5-二氢异噁唑-5-基}-3-氯苯基甲磺酸酯;CAS登录号为:1360819-11-9;分子式为:C25H24ClF4N5O5S2,作用机理为氧化固醇结合蛋白同源体抑制作用(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 homologueinhibition)。Fluoxapiprolin对映异构体R-体和S-体几乎拥有同样的生物活性,对卵菌纲病原菌如马铃薯、葡萄、番茄等作物的霜霉病和疫病具有卓越防效。
该杀菌剂可以快速被蜡质层吸收,具有优秀的耐雨水冲刷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向顶传导、保护新生组织的特点。它对病原菌各发育阶段都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可在寄主植物体内长距离输导,即使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也可有效防治病害。其施药灵活,对作物安全。
Fluoxapiprolin具有非常有利的毒理学和环境特性,用量低,对用户、农业生产者和环境的安全性高。
将Fluoxapiprolin与其他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应用,有增效作用的组合物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效,降低用药量和成本,还有助于避免病菌抗性的发生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速度,可以解决目前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的抗性和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性风险小、成本低、药效好、持效期长的杀菌组合物。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的发现Fluoxapiprolin和氟醚菌酰胺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对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等病害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所述氟醚菌酰胺是一种新型氟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甲基)-2,3,5,6一四氟一4一甲氧基苯甲酰胺,化学结构式参照图1,灰白色粉末,无刺激性气味,熔点为1420C,蒸气压(200C):1X10-5Pa,溶解度(200C,mg/L):丙酮215.32g/L、乙醇49.44g/L,对光稳定,3100C以上分解。氟醚菌酰胺对葡萄霜霉病、辣椒疫霉、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棉花立枯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都具有较高防效。氟醚菌酰胺有较强的内吸性,能通过茎叶吸收,由植株下部向上部方向传导,沿植株木质部向整株作物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谱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文谱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