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茶叶的全自动高效干燥与包装一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4441.7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63/08 | 分类号: | B65B63/08;B65B25/02;A23F3/06;A23L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茶叶 全自动 高效 干燥 包装 一体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茶叶的全自动高效干燥与包装一体设备,一体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方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和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滑块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伸缩端设有固定连接的侧移架,侧移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气缸,底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第五气缸伸缩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下方设有划刀,第二支架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端设有称重器,称重器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料槽。本发明采用自动化处理设计,能够自动的对茶叶进行干燥与包装,有效防止包装过程中的湿度增加,导致的茶叶保存效果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品质茶叶的全自动高效干燥与包装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加工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初加工)、精制(精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鲜叶原料只有在优良的加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各种茶叶。茶叶在包装过程中可能由于环境影响造成湿度过大,导致保存时间缩短,茶叶质量受到影响,常规的处理过程流程较长,自动化程度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品质茶叶的全自动高效干燥与包装一体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品质茶叶的全自动高效干燥与包装一体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品质茶叶的全自动高效干燥与包装一体设备,一体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方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和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滑块上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伸缩端设有固定连接的侧移架,侧移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伸缩端上均设有固定连接的开合棒,底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第四气缸伸缩端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加热块,第五气缸伸缩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侧面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加热块,第二安装块下方设有划刀,第二支架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端设有称重器,称重器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料槽,第三支架侧面设有固定连接的侧板,侧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排料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内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柱,第一支架内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丝杆,丝杆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端,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升降板内设有贯穿的导向孔和螺纹孔,导向孔与第一导向柱滑动配合,螺纹孔与丝杆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升降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导轨,导轨之间设有第一气缸,导轨上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第一气缸伸缩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块上方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柱上设有滑动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固定在侧移架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块下方设有固定连接的第六气缸,第六气缸侧面设有导向架,导向架与第二安装块固定连接,第六气缸伸缩端设有固定连接钣金件,钣金件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划刀,划刀在导向架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排料槽上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内设有阵列分布的加热棒,进料槽外侧设有烘干箱,进料槽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槽下端与排料槽固定连接,进料槽内设有转动连接的活动板,活动板一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活动板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一体设备采用自动化处理设计,能够自动的对茶叶进行干燥与包装,间隔短,有效防止包装过程中的湿度增加,导致的茶叶保存效果下降,影响茶叶品质,整体操作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