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态关系数据库的时态RDF及RDF Schema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7879.0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涵;马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宁馨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态 关系 数据库 rdf schema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态关系数据库的时态RDF及RDF Schema构建方法,首先构建具体时态RDF及RDF Schema图模型和相应的时态RDF三元组的数据格式,接着对时态关系数据库中时态表的语义信息进行识别分类;然后基于获得的时态关系数据库的语义信息,构建时态RDF Schema,提出时态关系数据库的结构信息到时态RDF Schema的映射规则;最后根据构建的时态RDF Schema,将时态关系数据库中带有时间戳的元组信息映射到时态RDF实例;本发明基于时态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构建时态RDF及RDF Schema,使得数据库中的时态语义信息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推进了时态关系数据的语义化,实现数据在语义Web中的重用和共享,为时态知识图谱的表示和构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态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时态关系数据库的时态RDF及RDF Schema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世界是四维的世界,事物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时态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信息数据的重要指标。RDF是一个由W3C标准化的语义Web处理数据的通用框架,它用于表示在万维网上发布和交换的资源信息以及资源之间的关系。然而Web中的数据通常是动态的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Web上时态数据的增加,时态知识图谱的概念逐步得到普及。经典RDF及RDF Schema模型可以有效表示传统知识图谱,但不能很好的表示时态知识图谱,因此能够表示时态语义的时态RDF模型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首先,目前时态RDF模型还没有通用的标准。从语义的角度来看,RDF数据模型有两个层次结构,三元组级和元素级,元素指的是组成三元组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因此,时态RDF数据中会存在两种时效性:一种是三元组的时效性,另一种是三元组的元素的时效性。现有工作提出的时态RDF模型是将时间戳添加在谓语或整个RDF三元组上,都只考虑了在三元组层级上的时态信息,RDF的时态语义依赖于所描述的资源的连接性。因此本专利提出了一个考虑元素层级时态信息的时态RDF(S)模型,该模型同时包括时态RDF Schema和时态RDF。为表示方便,下文中以时态RDF(S)代指时态RDF Schema和时态RDF。
其次,关系数据库是长久以来的主流数据库,在许多领域支撑Web的大多数数据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因此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经典RDF(S)的研究得到了重视。为了表示和管理关系数据库中的时态信息,时态数据库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走向标准化和产品化,SQL:2011标准引入了几个用于管理时态数据的重要扩展,数据库供应商也逐步提供了对时态数据的支持。而经典RDF(S)的构建工作不能直接应用于时态RDF(S)的构建,因此,考虑时态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特性,实现基于时态关系数据库的时态RDF(S)自动化构建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表示元素层级时态信息的时态RDF及RDF Schema模型,并利用时态拓展较为全面的时态关系数据库产品MariaDB,考虑时态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特性,从两个层次完成了时态RDF及RDF Schema的自动化构建:首先对时态关系数据库中时态表的语义信息进行识别分类,接着基于语义信息分类表构建时态RDF Schema,进而将时态关系数据库中的实例数据构建为时态RDF。本发明利用新的时态RDF及RDF Schema模型准确、灵活地表示时态知识图谱,并能够在较好地保留时态关系数据库中的语义信息的情况下,自动化构建时态RDF及RDF Schema。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时态关系数据库的时态RDF及RDF Schema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构建具体时态RDF、RDF Schema图模型和相应的时态RDF三元组的数据格式;
步骤S2、对时态关系数据库中时态表的语义信息进行识别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7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