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9139.0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江一峰;华绍广;李书钦;王杰;王刚全;温文;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5/46;E03F5/1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废堆体 污染 防治 生态 修复 组合 防渗 | ||
1.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防渗墙(7)、复合防渗工程结构(9)、水平防渗系统;所述的复合防渗工程结构(9)是由垂直防渗内墙(9-1)及位其上部向固废堆体一侧扩展的内墙覆盖板(9-3)、垂直防渗外墙(9-2)及位其上部向外扩展的外墙覆盖板(9-4)构成,复合防渗工程结构(9)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支模、绑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的垂直防渗墙(7)位于垂直防渗内墙(9-1)、垂直防渗外墙(9-2)之间位置的下部,垂直防渗墙(7)采用素混凝土或三轴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垂直防渗墙(7)的渗透系数小于1x10-7,垂直防渗墙(7)的深度需达渗透系数小于1x10-7的防渗土层,且进入渗透系数小于1x10-7的防渗土层厚度不小于1000mm;在垂直防渗内墙(9-1)和垂直防渗外墙(9-2)之间的底部设有垂直防渗结合层(8),垂直防渗内墙(9-1)、垂直防渗外墙(9-2)、垂直防渗结合层(8)构成的凹形空间为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10);所述的水平防渗系统位于垂直防渗内墙(9-1)靠近固废堆体一侧的固废堆体层(6)之上,水平防渗系统自下而上是由基础层(5)、防渗材料保护层(4)、水平防渗层(3)、生态基层(2)、生态层(1)组合构成;基础层(5)采用杂填土,分层压实;防渗材料保护层(4)采用素土,整平压实;水平防渗层(3)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防渗膜,上加土工布保护层;生态基层(2)采用种植土,种植土上栽种植物形成生态层(1),植物品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绿化的要求确定;垂直防渗结合层(8)采用素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盖板(11),所述的水平盖板(11)采用混凝土盖板,水平盖板(11)覆盖在垂直防渗内墙(9-1)、垂直防渗外墙(9-2)之上;所述的水平盖板(11)上带有供雨水渗透的篦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防渗内墙(9-1)、垂直防渗外墙(9-2)的厚度B1为150~200mm,垂直防渗墙(7)的厚度B2为600mm~800mm,内墙覆盖板(9-3)、外墙覆盖板(9-4)的厚度H3为150~200mm,垂直防渗内墙(9-1)、垂直防渗外墙(9-2)的高度H4为1300~1800mm。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层(5)的厚度为400~600mm,分层压实的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所述的防渗材料保护层(4)的厚度为150~25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基层(2)的厚度为420~56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在内墙覆盖板(9-3)内间隔设有将水平防渗层(3)中的雨水排到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10)中的排水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防渗层(3)为1.5mm厚度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防渗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1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