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及其开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3302.0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洪;李细军;蒲胤霖;冯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康大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00;G07F17/14;G08B21/24;G08B3/10;E04H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张鹏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头 吸烟 及其 开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及其开门方法。包括舱体、门禁系统和温度检测元件,舱体上设有舱门,所述门禁系统包括主板、闭门器和内部开门开关,主板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常开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开门信号端口,内部开门开关串联在闭门器与第一继电器之间,内部开门开关的常开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开门信号端口,第一继电器的常闭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公共端口。本发明能够根据温度信息检测欲出舱者是否携带烟头,并在判定欲出舱者携带烟头时通过控制第一继电器断开的方式使内部开门开关处于失效状态,就算按下内部开门开关也无法开门出舱,将人员强制锁在吸烟舱内,从根源上避免烟头出舱及由此引起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及其开门方法。
背景技术
吸烟影响健康,二手烟对人体危害尤其大。越来越多的公众场所会加设吸烟舱以提供专用吸烟空间,在吸烟舱内产生的烟雾在被净化达标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避免二手烟散逸而污染大气和伤害人体健康。吸烟舱内还会设烟头收集桶以熄灭烟头和收集烟头。
吸烟舱运营过程中发现进入吸烟舱内抽烟的烟民也会存在不文明吸烟现象,原因在于:部分烟民习惯在烟即将抽完时就离开吸烟舱,烟民离开时会将烟头携带出吸烟舱,在出舱后随手弹烟灰、随地扔烟头。这种不文明吸烟现象不仅增大了公众场所的管理难度,更是没有充分发挥吸烟舱的作用,出舱的烟头还可能引发火灾而存在安全隐患,在旅游景区这种现象会更加显著,因此亟需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民易携带烟头出舱造成不文明吸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吸烟舱的开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包括舱体、门禁系统和温度检测元件,舱体上设有舱门,所述门禁系统包括主板、闭门器和内部开门开关,所述闭门器安装在舱体与舱门之间用于控制舱门启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舱体内部靠近舱门处,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在所述主板的输入端口以向其传递温度信号;所述主板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常开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开门信号端口、公共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公共端口;内部开门开关串联在闭门器与第一继电器之间,内部开门开关与第一继电器公共端口相连,内部开门开关的常开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开门信号端口,第一继电器的常闭端口电连接闭门器的公共端口。
包括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第一锁体安装在舱体上、第二舱体安装在舱门上,所述电磁锁电连接在所述主板的输出端口以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吸合将舱门锁紧。
所述舱体内部安装有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串联在供电主回路中,紧急按钮外覆盖有防护面板,所述防护面板为亚克力板。
所述门禁系统包括语音播报器,所述语音播报器电连接在所述主板的输出端口以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播报提示音。
所述门禁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机,所述身份识别机电连接在所述主板的另一输入端口以向主板发送身份识别结果。
本发明的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的开门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烟头出舱的吸烟舱的开门方法,内部人员出舱时需要检测舱体内部靠近舱门处温度,若检测温度超过设定值则在一定时间段内断开第一继电器使内部开门开关失效,在检测温度正常时保持第一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第一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且按下内部开门开关触发闭门器使闭门器得到控制信号实现一次开门和关门动作。
在检测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锁吸合以将舱门锁紧在舱体上。
在接收到温度超过设定值信号断开第一继电器时、第一继电器断开时间结束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提示音。
在所述身份识别机向主板发送身份识别通过信号后,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触发所述闭门器实现一次开门和关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康大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康大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3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