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及超薄液晶电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4066.4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7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梁上明;苏红奕;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H04N5/6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8 | 代理人: | 卫纬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电视 结构 液晶电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及超薄液晶电视,旨在解决高端平板电视对整体厚薄要求很高,而目前液晶电视的背光元件叠加厚度加上电源板/主板等厚度以及其他硬件布局和端子影响,导致电视厚度堆积达到55mm以上厚度的问题;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壳、液晶面板、中框支架、光学膜材、背板、硬件集成和后壳,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前壳与中框支架之间且靠近光学膜材的一侧固定有用于电气连接的PCB端/PCB板;所述硬件集成包括弱电元器件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背板前侧且与所述PCB端/PCB板位置不重合。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高端平板超薄电视,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及超薄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客户对液晶电视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高端平板电视,对整体厚薄要求很高,越薄的电视越受客户青睐。
目前的液晶电视,无论是采用侧入光还是直下入光的方式,其背光元件叠加厚度加上电源板/主板等厚度,导致电视厚度堆积达到55mm以上厚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及超薄液晶电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电视结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壳、液晶面板、中框支架、光学膜材、背板、硬件集成和后壳,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前壳与中框支架之间且靠近光学膜材的一侧固定有用于电气连接的PCB端/PCB板;
所述硬件集成包括弱电元器件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背板前侧且与所述PCB端/PCB板位置不重合。
可选的,所述背板后侧朝向液晶面板的一侧下凹成型有若干组用于加强背板强度及提供PCB端/PCB板存放位置的横凹筋以及一个面状的主凹筋,主凹筋内成型有若干个硬件安装槽,且主凹筋背离液晶面板的一侧通过后壳覆盖。
可选的,所述主凹筋内部向液晶面板一侧下凹成型有若干个用于对主凹筋加强的反打凹筋。
可选的,所述反打凹筋呈条形或T形结构,且若干个反打凹筋沿着硬件安装槽轮廓分布。
可选的,所述背板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向液晶面板一侧凸起的壁挂内铆,且壁挂内铆内壁面设有连接螺纹。
可选的,所述前壳与液晶面板连接的边缘厚度水平方向平缓递减并形成容置区,容置区的内壁面上贴覆有用于接触液晶面板的缓冲泡棉。
可选的,还包括有输出输入端子,输出输入端子包括:
布置于背板侧边用于外接设备的若干个数据传输端子和开关;
两个对称分布于中框支架侧面的天线;
若干个分别布置于前壳边缘直角位置的麦克风;
其中,数据传输端子、开关、麦克风和天线的连接线材均位于背板内部并与弱电元器件相连。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超薄液晶电视,包括上述的超薄电视结构和用于向超薄液晶电视提供24V电压驱动的外接电源适配器。
本发明主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散热片布局,超薄背板设计及布局,前壳设计及布局,硬件布局,端子布局等五方面可以将电视整机整体厚度压缩至最小,在保证整机使用和生产可行性及平整度的前提下,达到四边均厚的整体超薄,实现了液晶电视整机超薄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4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垛自动分层卸垛装置及砖垛自动卸垛编组打包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自动焊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