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6550.0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施瑕玉;初文静;林俊良;林金汉;林金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B24C1/06;C03B2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3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眩光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在玻璃原片生产过程的退火工段,将含有硬颗粒材料的分散液喷射至玻璃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待所述退火工段完成后,冷却、清洗、干燥后进行钢化处理,即可在玻璃原片生产线制得高强度防眩光玻璃;含有硬颗粒材料的分散液中硬颗粒材料的莫氏硬度大于玻璃的莫氏硬度。本发明方法在玻璃原片生产过程的退火工段进行表面粗糙化形成防眩光效果,不增加额外的工序,可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原片退火处理阶段进行表面粗造化处理,不易产生微裂纹,对玻璃的强度没有影响;本发明采用物理法进行防眩光处理不存在化学污染,对人体及环境都没有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眩光的袭击,眩光与光源有效比面积以及相关数量呈现出直接的联系。随着玻璃制品的使用量的急剧增大,光污染越来越严重,防眩光(或抗反射,简称AG)玻璃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玻璃防眩光处理,是对玻璃表面进行特殊物理或化学处理后使原玻璃表面变为哑光的漫反射表面。防眩光处理的原理是将优质玻璃片的单面或双面经过特殊物理或化学表面加工处理,使其与普通玻璃表面相比较在同方向有较低的反射率(光的反射率由8%降低到1%以下)。
目前防眩光玻璃加工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化学法分为化学镀膜、化学刻蚀。化学镀膜就是指在玻璃的表面涂镀多层或者是一层金属膜或是金属化合物,例如涂镀镍、银、铜、金以及铁等金属物质和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的薄膜,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降低眩光程度。在玻璃化学镀膜方法中,化学镀膜之前必须要将镀膜位置进行清洗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玻璃化学镀膜工作对于玻璃的镜片干净度要求极高,所以在使用清洗过程中对于洗洁剂的选择极为重要,而洗洁剂具有一定腐蚀性。化学刻蚀法工艺较为复杂,是电离平衡、化学反应及溶解和再结晶、离子置换等多种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防眩光效果和颗粒大小及形状由反应物的成分及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有关,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同时,化学蚀刻法是对玻璃表面进行侵蚀(例如多采用氢氟酸),在玻璃表面生成有晶型颗粒,使玻璃厚度降低,同时内部的微汽泡等不良因素在处理后将放大,因此就提高了玻璃本身质量要求;同时蚀刻法生产的玻璃清晰度差、雾度和光泽度不可调节。物理法分为喷砂和喷涂工艺。喷砂通过机械喷砂、手工研磨等手段将玻璃表面处理为均匀地、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达到防眩光效果,但是喷砂会对玻璃表面产生深入的微裂纹继而影响玻璃强度。而喷涂防眩光玻璃应用环境和使用方式是有条件要求的,其具有耐候性差、耐磨性差、涂层易脱落、光泽度低等缺点一般用于低端市场,且不符合欧盟准入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防眩光玻璃制备过程复杂、粗糙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强度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在玻璃原片生产过程中进行表面粗糙化控制进而达到防眩光效果,不增加额外制备工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在玻璃原片生产过程的退火工段,将含有硬颗粒材料的分散液喷射至玻璃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待所述退火工段完成后,冷却、清洗、干燥后进行钢化处理,即可在玻璃原片生产线制得高强度防眩光玻璃;
所述含有硬颗粒材料的分散液中硬颗粒材料的莫氏硬度大于玻璃的莫氏硬度。可通过调整硬颗粒材料粒径大小以及喷射的压力来满足不同防眩光参数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退火工段的退火温度为400-700℃,根据玻璃组成可确定相应该种玻璃的退火温度,例如铅晶质玻璃的退火温度为465-475℃、钠钙玻璃的退火温度为530-560℃、无碱玻璃的退火温度为660-680℃等等。玻璃的退火温度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在合适的退火温度区间,玻璃较软、易变型,喷射硬颗粒分散液时,硬颗粒对玻璃的作用力不足以使其产生裂纹而破碎;若退火温度太高,熔融过多,容易在玻璃表面残留硬颗粒材料;退火温度若较低,则喷射出的硬颗粒容易使玻璃表面产生微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