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试剂盒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7717.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新;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9;C12Q1/6895;C12Q1/70;G16B30/00;G16B40/00;G06N3/0442;G06N3/08;G16H50/50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李凯利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罗恩病 生物 标志 试剂盒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试剂盒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生物标志物包括KEGG数据库中,KO号为:K02761、K00368、K09953、K00285、K18692、K11895、K02796、K06148、K03710、K02240、K14393、K00689、K08652、K07251、K06286、K06175、K15726的微生物同源基因;筛选方法包括:S1、获取测序数据及临床信息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微生物测序数据进行筛选,对微生物同源基因KO进行定量与注释;S3、对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微生物同源基因数据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差异显著的微生物同源基因;S4、对差异同源基因进行筛选;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及筛选方法取样方便、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试剂盒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主要形式,其特征是胃肠道的跳跃性病变和透壁性炎症。在过去的二十年中,C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CD具有长期且多变的病程,最终发展为穿透性或狭窄性并发症。不幸的是,现有技术仍然无法完全治愈CD。临床上,CD的标准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影像学表现。然而,CD的隐匿性和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导致就诊时的误诊。此外,内窥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方法,其伴随的风险和复杂的结肠准备可能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便捷的非侵入性CD诊断工具。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与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据报道,肠道菌群与宿主防御反应之间的动态平衡在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表明,CD患者的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稳定性降低。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利用粪便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诊断模型的方法日趋成熟。然而,基于肠道菌群测序数据对克罗恩病进行诊断的研究尚停留在基于微生物丰度的阶段,存在一定局限性。
微生物同源基因(KEGG Orthology,KO)是基于不同物种的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直系同源基因的集合。在肠道中,不同微生物可能通过同源的编码基因,翻译对应的蛋白质,并执行相似的致病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微生物同源基因KO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因此,微生物同源基因KO有望成为克罗恩病无创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用于诊断模型的构建,亟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试剂盒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本发明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克罗恩病中肠道微生物同源基因KO的改变特征,获得克罗恩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用于克罗恩病的无创诊断。对于优化克罗恩病的临床无创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包括KEGG数据库中,KO号为:K02761、K00368、K09953、K00285、K18692、K11895、K02796、K06148、K03710、K02240、K14393、K00689、K08652、K07251、K06286、K06175、K15726的微生物同源基因。
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具体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生物标志物信息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优选的,克罗恩病生物标志物包括上述同源基因的随机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7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