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压力可控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8627.8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魏静;徐子扬;刘指柔;魏海波;陈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17/13;F16H5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压力 可控 非圆式 阻尼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接触压力可控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非圆式C形阻尼环在自然状态时,为具有缺口的非正圆环;
非圆式C形阻尼环安装于齿轮上的环槽后,外侧受压变形而呈正圆闭合状态;
所述非圆式C形阻尼环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以下步骤设计廓线:
(1)根据所述环槽的参数,设定非圆式C形阻尼环截面的参数:轴向宽度w、径向厚度t、受压廓线半径rr;
(2)根据非圆式C形阻尼环材料参数和安全系数n,计算许用应力值[σ]:
根据选定的材料,非圆式C形阻尼环材料的屈服强度为σs,材料的密度ρ,弹性模量为E;安全系数n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
许用应力值[σ]为:
(3)计算离心引起接触压力pc和形变引起接触压力ps:
计算共振点的齿轮转速ω:
其中:f为共振点频率,z为齿数;
计算中性层半径rn:
离心引起接触压力pc:
pc=ρ·t·rn·ω2 (4)
计算形变引起接触压力ps:
ps=pd-pc (5)
其中:pd为设计接触压力;
(4)计算极坐标系下非圆式C形阻尼环自由廓线坐标:
以非圆式C形阻尼环在安装状态下的圆心为极点,径向为极轴,在垂直于非圆式C形阻尼环轴向的截面内建立极坐标,C形环在非安装状态下的对称轴处于0°极轴上;
非圆式C形阻尼环在安装状态发生弯曲变形时,环上任意一点B所处微元对极角为θ的截面的力矩为:
其中,为任意一点B在所建极坐标系中角度,θ为截面在所建极坐标系中角度:
θ角截面处总弯矩为:
θ角截面处轴力为:
N(θ)=ps·wrn·(1+cosθ) (8)
非圆式C形阻尼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为:
式中,A为阻尼环横截面积,u,v分别为阻尼环截面形心沿周向和径向位移,s为过截面形心但垂直于截面的方向,Jz为记号,对于径向厚度为t,轴向宽度为w的矩形阻尼环横截面,其值为:
对于周向位移u,其边界条件是
u=0;θ=0 (11)
对于径向位移v,其边界条件是
联立挠曲线微分方程和各位移边界条件,即可解出周向位移u和径向位移v;
结合安装状态下中性层任意点坐标(θ,rn),求得对应的自然状态下外表面廓线坐标和内表面廓线坐标为:
外表面廓线坐标(θe,re):
内表面廓线坐标(θi,ri):
(5)判断设计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结构是否能通过强度校核;
若能够通过,则以步骤(1)设定的轴向宽度w和径向厚度t、步骤(2)选定的材料、步骤(4)计算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自由廓线坐标作为设计参数;
若不能通过,返回步骤(1)重新设定轴向宽度w和/或径向厚度t,重复以上步骤进行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压力可控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计算非圆式C形阻尼环最大应力值σmax,并进行强度校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压力可控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设计的非圆式C形阻尼环结构是否能通过强度校核时:
计算各横截面弯曲应力σb最大值沿周向分布:
对上式求θ偏导,并代入轴力和弯矩表达式,可得
σb′为各横截面弯曲应力最大值沿周向变化率,根据极值的导数判断方法令其为0,得到函数极值进而判断最大值,σb(θ,t/2)在θ=0处取最大值,阻尼环内点(0,t/2)为最大应力值所在的应力危险点,进而非圆式C形阻尼环最大应力值σmax为
σmax=σb(0,t/2) (19)
判断非圆式C形阻尼环最大应力值σmax大小与许用应力值[σ]大小关系,即下式是否成立
|σmax|<[σ] (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86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