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雨水分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8745.9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雨水 分流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分流装置,其包括预埋在地下的进水箱,进水箱底部用于连通雨水井,进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进水箱内部设置有驱动过滤板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升降机构;进水箱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更换箱,更换箱靠近进水箱的一侧与进水箱内部连通,其中一个更换箱内部设置有备用滤板,每个更换箱内部均设置有驱动过滤板和备用滤板沿水平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每个进水箱内部均设置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用于清除过滤板和备用滤板表面的杂物。本申请具有提升雨水井排水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的雨水通过路面的雨水井排走,雨水井侧面有孔与排水管道相连,底部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
当前一般会在雨水井的开口处设置雨水井盖,利用雨水井盖遮盖雨水井的开口,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同时拦截地面上的杂物。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雨季降水量较大的天气状况下,雨水中会携带路面的树枝、树叶以及垃圾进入雨水井,使大量杂物堆积在雨水井盖上,从而影响排水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雨水井排水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雨水分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雨水分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雨水分流装置,包括用于预埋在地下的进水箱,所述进水箱底部用于连通雨水井,所述进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进水箱内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滤板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升降机构;
所述进水箱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更换箱,所述更换箱靠近所述进水箱的一侧与所述进水箱内部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更换箱内部设置有备用滤板,每个所述更换箱内部均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滤板和所述备用滤板沿水平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每个所述进水箱内部均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除所述过滤板和所述备用滤板表面的杂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过滤板表面产生杂物堆积时,利用升降机构带动过滤板下降,直至过滤板与备用滤板齐平,而后利用另一个更换箱内部驱动机构将过滤板拉入其内部,并利用其内部的清理机构对过滤板表面进行清理,在过滤板进入另一个更换箱内部时,其中一个更换箱内部的驱动机构将备用滤板推出,使备用滤板位于升降机构上方,利用升降机构带动上升至原来过滤板的高度,对雨水携带的杂物进行过滤,从而使雨水井排水效率更高。
当备用滤板表面产生杂物堆积时,再重复上述过程将备用滤板收入其中一个更换箱内部进行清理,清理后的过滤板回到原来的位置,将过滤板和备用滤板交替使用,在过滤杂物的同时大大提升雨水井的排水效率,对杂物进行清理和收集更加环保。
在极端暴雨天气,可将过滤板收入另一个更换箱内部,将备用滤板收入其中一个更换箱内部,从而使进水箱的开口直接敞开,使路面雨水快速排出。
可选的,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水箱内部的升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水箱侧壁上的升降电机、设置在升降电机电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设置在升降架上的齿条,所述齿条竖直设置,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转动时,所述升降架沿竖直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在升降架上,利用升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齿条带动升降架进行升降,过滤板跟随升降架进行升降。
可选的,所述升降电机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在每个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齿条在所述升降架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单个所述主动齿轮与单个所述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升降电机和两个齿条配合工作,使升降架所受的驱动力更加均匀,提升升降架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固定设置有同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8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