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9102.6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雄;倪蔚钢;华伟;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新民高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再生 纤维素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所述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是由纺丝液经过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所述纺丝液包括以下组分:MoS2纳米粒子、丙烯腈和黏胶纺丝原液,其中,所述MoS2纳米粒子占纺丝液总质量的0.01%~0.1%,所述丙烯腈占纺丝液总质量的2%~10%,所述黏胶纺丝原液占纺丝液总质量的90%~96%。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再生纤维素面料。本发明的再生纤维素材料具有优异、耐久的抗菌功能,且强度比普通黏胶纤维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传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指纤维,纤维是纺织材料的基本单元。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根据纤维的物质来源属性将天然纤维分为植物类纤维、动物类纤维和矿物类纤维。按原料、加工方法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三类。传统的纺织行业就是将天然或人造的纤维进行加工或利用现成的纺织材料进行再加工,以获得制成相关用品的原材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对美观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安全环保性和舒适性有着更高的期望,这就要求纺织材料除了具有基本的织物性能以外,还需具备诸如防紫外线、抗菌等附加性能。其中,抗菌纺织材料是指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纤维或织物,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纺织品被微生物沾污而损伤,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纺织品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
再生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和性能与棉纤维相仿,吸湿性比棉纤维高,且具有较好的手感,但纤维素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均没有抗菌性能,强度也低于棉纤维。
目前,提高织物的抗菌性能,一般采用的是抗菌整理剂。例如CN105350293B、CN1028 77287B、CN104278527B、CN104264482B等中国专利均公开了采用抗菌整理液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以赋予织物以抗菌性能。但这些传统的抗菌整理剂一般采用酯类或者羟基基团与织物上的羟基中的氢键结合,虽然总体上牢度较好,但经过10次水洗后,抗菌性能下降幅度较大,久而久之会失去抗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该再生纤维素材料具有优异、耐久的抗菌功能,且强度比普通黏胶纤维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所述抗菌再生纤维素材料是由纺丝液经过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所述纺丝液包括以下组分:MoS2纳米粒子、丙烯腈和黏胶纺丝原液,其中,所述MoS2纳米粒子占纺丝液总质量的0.01%~0.1%,所述丙烯腈占纺丝液总质量的2%~10%,所述黏胶纺丝原液占纺丝液总质量的90%~96%。
MoS2是一种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MoS2会产生活性氧灭菌,从而杀灭织物表面的细菌与微生物。而纳米粒子因其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在催化过程中能够达到普通催化剂10倍以上的反应速度,在光催化下,MoS2纳米粒子表面产生和吸附的·OH自由基的速度和数量大大增加,从而有效的提高了MoS2的抑菌效果。本发明中,在黏胶纺丝原液中加入0.01%~0.1%的MoS2纳米粒子,经过纺丝后,MoS2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于纤维的内部和表面,在达到优异的抑菌效果的同时,抑菌效果稳定长久,经过多次水洗后,抑菌性仅有轻微的下降,远远优于现有的经抗菌整理剂处理的纤维织物。优选地,所述MoS2纳米粒子的添加量占纺丝液总质量的0.02%~0.08%,更优选为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新民高纤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新民高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9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