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4147.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依璇;梁少彬;曹晓庆;侯灿明;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三江(肇庆)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飞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93 | 分类号: | C01B33/193;C08K3/36;C08K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魏梳芳 |
地址: | 52623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二氧化硅 开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硅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吸油值、高密度、高比表面积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具有高比表面积,可有效吸附薄膜分子链末端,进一步提高塑料薄膜的开口率,同时,制得的二氧化硅还具有低吸油值高密度的特征,可以有效提高二氧化硅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同时提高二氧化硅添加量,减少其他开口剂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塑料薄膜的雾度,可以满足在塑料薄膜中的良好应用。
技术领域
在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硅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吸油值、高密度、高比表面积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行业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其中塑料薄膜大多需要良好的滑移性能。然而在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当受压或受热时,易出现薄膜粘连在一起,不易分离,甚至无法使用。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薄膜闭合后膜间形成真空密合状态不易分开;二是薄膜成型后表面有大量的外露分子链,两片薄膜闭合后大分子链之间互相缠绕无法打开。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在生产塑料薄膜时加入一定量的开口剂。在薄膜配方中掺入少量的开口剂会在薄膜材料表面产生微粗糙度,使塑料薄膜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空气进入薄膜之间,有效避免薄膜之间形成真空密合,从而防止了薄膜间的黏连现象发生。现有技术中,添加的无机开口剂为无机的滑石粉、硅藻土等;有机开口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及EBS衍生物等。但是,当前的无机开口剂在塑料薄膜中的加入量大且在树脂中分散困难,影响薄膜的透明度和拉伸强度,有机开口剂易产生析出物,影响薄膜的颜色、热封性与透明度等,同时会对包装物造成污染。
中国专利申请CN1482174A公开了一种高透明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时添加含有纳米级二氧化硅和微米级二氧化硅,从总量上减少开口剂的用量,但由于所采用的纳米二氧化硅容易在酸性反应环境下团聚,存在分散性较差,光学性能不匀等问题,且薄膜雾度较大,容易对薄膜的外观造成影响。中国专利申请CN102532950A公开了一种微粒型硅胶薄膜开口剂,采用沉淀法制得的二氧化硅虽然粒径较小,性能稳定,但是应用于聚丙烯塑料薄膜中仍然存在雾度较高的问题。中国专利CN 112250074 B公开了一种高吸油高比表面积的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三乙醇胺提高反应的pH值,但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硅的吸油值较高,可能会降低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不适用与作为塑料薄膜的开口剂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吸油值、高密度、高比表面积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薄膜的开口效果以及降低雾度、提高透光度等性能,以满足在塑料薄膜中的良好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吸油值、高密度、高比表面积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开口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可有效吸附薄膜分子链末端,进一步提高塑料薄膜的开口率,同时,制得的二氧化硅开口剂还具有低吸油值高密度的特征,可以有效提高二氧化硅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同时提高二氧化硅添加量,减少其他开口剂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塑料薄膜的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开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将模数为1.5~3.5的固体硅酸钠加水稀释溶解后,配置成浓度为0.85~2.0mol/L的硅酸钠溶液;
S2、将硫酸钠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30~60 ℃,搅拌;
S3、向反应釜中滴加步骤S1中所得的硅酸钠溶液,搅拌,再滴加硫酸溶液控制pH为7.5~10.0,当出现乳化现象时,停止加入硫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三江(肇庆)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飞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三江(肇庆)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飞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4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