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单元多刀库联动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4582.5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0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彩;肖彪;吴迎晨;朱夏林;孙晓红;苏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单元 多刀库 联动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单元多刀库联动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各零件的专用刀型数、通用刀型数和加工时间;步骤二、在确定加工刀具类型及刀型数后,将加工零件分配至各个机床,并在机床刀库内配上与加工零件对应的专用刀具和通用刀具,步骤三、判断单元加工中心所有刀具寿命是否满足对应加工总时间,若不满足则为中央刀库添加相应刀具;步骤四、每次零件加工前判断该机床刀库刀具是否满足加工,满足则正常加工,若不满足加工条件,则从其余刀库中借调相应刀具直至满足生产要求。本发明使刀具备刀可视化,数据化,使刀具需求计算更加精确,能够快速、合理准备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密零件的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智能化加工方法及系统,可用于针对多种零件连续加工的加工单元多刀库联动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加工单元在接收任务单之后,开始安排生产,每种零件或者产品都有各自所需的加工刀型以及对每一种刀型的工时损耗。面向订单生产的制造系统多数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就是需要在紧张的交货期前完成订单生产任务。由于加工中心刀库刀位的数量都非常有限,然而加工不同零件或者产品所需要的刀型数量都不一样,这时安排加工中心刀库中的刀具类型数量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生产效率与成本。
在制造业中经常会要求生产一些多品种、中小批量,精度要求较高,零件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等产品。采用传统生产加工方式,容易导致刀具冗余,无法合理配备刀具等问题的发生,从而造成加工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工单元多刀库联动配置方法,从刀具需求计划和刀具分派两方面入手解决,合理准备刀具,为各个加工中心分配刀具使生产加工顺利进行,并且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工单元多刀库联动配置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各零件的专用刀型数、通用刀型数和加工时间;
步骤二、在确定加工刀具类型及刀型数后,将加工零件分配至各个机床,并在机床刀库内配上与加工零件对应的专用刀具和通用刀具,
步骤三、判断单元加工中心所有刀具寿命是否满足对应加工总时间,若不满足则为中央刀库添加相应刀具;
步骤四、每次零件加工前判断该机床刀库刀具是否满足加工,满足则正常加工,若不满足加工条件,则从其余刀库中借调相应刀具直至满足生产要求。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步骤一中,确定各零件的专用刀型数、通用刀型数和加工时间的具体方法为:在智能加工单元管控系统中建立所有需要加工工件的工艺数据库,工艺数据库包含每步加工工序的刀具种类及加工时间,读取MES任务单,确定零件种类和任务数,依据标准工艺数据库列出各零件的专用刀型数、通用刀型数和加工时间。
步骤二中,在确定加工刀具类型及刀型数后,判断零件种类是否大于单元加工中心数,若零件种类小于单元加工中心数则配齐所有零件的所有专用刀型及通用刀型,则将加工零件分配至各个机床,并在机床刀库内配上与加工零件对应的专用刀具和通用刀具。
步骤二中,若零件种类小于单元加工中心数,则未分配到零件的单元加工中心的机床刀库配置任务数最大或加急的零件的专用刀具。
步骤二中,在确定加工刀具类型及刀型数后,判断零件种类是否大于单元加工中心数,若零件种类大于单元加工中心数,则需要对任务数前n类加工零件分别配齐所有专用刀型及通用刀型,然后将n类加工零件分配至各个机床,并在机床刀库内配上对应的刀具,其余类型零件配置好专用刀型,并将配置的刀具放于中央刀库,其中,n为机床刀库个数。
步骤四中,若不满足加工条件,则优先从中央刀库调刀,中央刀库没有相应刀具时,再从其他机床刀库借刀,直至满足生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4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