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及其在制备防护服面料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5203.4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毕忠;吕朋宇;彭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崇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毛姗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防水 制剂 及其 制备 防护服 面料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及其在制备防护服面料中的应用,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包括:抗病毒制剂3‑8wt%、防水制剂5‑10wt%、粘合用聚合单体制剂25‑30wt%、余量为水。应用:S1、防护服面料底料制备:底料包括内层和表层,在内层上铺设表层,经施胶,高温压制制成;S2、在底料表面涂布粘合用聚合单体制剂,烘干,经自交联反应,在底料的表面形成高分子网状骨架结构的聚合物层;S3、将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组分中除粘合用聚合单体制剂外的组分混合,涂刷于步骤S2所得面料的表面,烘干,使之与网状聚合物发生交联反应固定,得到速效主动抗菌抗病毒高透防护服面料。本发明制备的防护服面料透气性高、透湿性好、疏水性好,并且其抗血透性能以及断裂伸长率均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抗病毒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及其在制备防护服面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次性防护服作为普通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能够对病菌、病毒以及粉尘、血液等有害物质进行物理隔离,保证医护人员在高风险区域的低暴露状态。
但目前普通防护服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1)普通防护服的使用期限较短,一般为4-6小时,且多为一次性产品,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浪费严重。(2)在外界人员或物体意外接触沾染过病菌病毒的防护服,以及脱去防护服时,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为了解决现有普通防护服存在的问题,一般采用以下方式:一、洗涤消毒:普通一次性防护服由于材质原因,只有隔离功能而无抗病毒功能且在多次洗涤烘干消毒后各项性能下降严重,达不到医用防护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下,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需采用耐洗涤的高强度面料,并且在两次使用的间隙需对防护服进行洗涤消毒,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防护服洗涤消毒后重复利用次数一般为10-20次左右,但洗涤后的防护服表层仍然只有普通的物理阻隔作用,不具备主动抗病毒作用。二、提前对面料做抗病毒涂覆:为了解决交叉感染风险,如果选择在面料制作过程中做普通的抗病毒涂覆,一是容易造成一次性防护服面料表层渗透性、疏水性能的破坏,反而会减弱物理隔离效果,增加面料的污染风险;二是市场上这种普通抗病毒涂层处理抗病毒效果一般只能达到90%左右,且该结果一般为24小时结果,防护服穿着时间一般为4-6小时,在该时限内往往并不能达到高效的抗病毒效果。因此,急切需要一款高效且速效的抗病毒防护服来保证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普通防护服存在的缺陷以及针对解决现有普通防护服存在问题方式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并将其用于制备速效主动抗病毒抗菌三防高透防护服面料中。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抗病毒制剂3-8wt%、防水制剂5-10wt%、粘合用聚合单体制剂25-30wt%、余量为水。具体的,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所述的抗病毒制剂由单质银液态溶胶和有机抗病毒成分混合组成;所述的有机抗病毒成分选自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十四烷基二甲基砒啶溴化铵,氯间二甲苯酚,三氯羟基二苯醚,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月苄三甲氯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或基于上述物质的复合改性或衍生物类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所述的防水制剂选自氟碳化合物共聚物拒水剂、有机硅类拒水剂、纳米型拒水剂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所述的粘合用聚合单体制剂为丙烯酸系单体乳液或其他具备粘合、交联聚合作用的单体;所述的丙烯酸系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中的一种。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在制备防护服面料中的应用,将上述的抗菌抗病毒防水制剂所包含的组分用于制备速效主动抗菌抗病毒高透防护服面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崇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崇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5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