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5988.5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强;朱新兵;耿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立制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H02J7/32;H02N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俞璇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深冷用绕管式 能量 交换 | ||
1.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交换器包括交换器(1),所述交换器(1)上设置有进液管(107)、出液管(108),交换器(1)内部安装有上管板及下管板,所述上管板及下管板之间安装有若干根换热管(104)以及中心筒(103),每根所述换热管(104)均由多段换热管(104)组成,所述交换器(1)内部在每相邻两段换热管(104)安装有搅流斗(105);
所述搅流斗(105)包括外环(109)、若干个承载环(1010)以及一个内管(1011),所述外环(109)位于若干个承载环(1010)外侧,所述内管(1011)位于若干个承载环(1010)的内侧,若干个所述承载环(1010)的外径及内径均不相同,若干个承载环(1010)套设在一起且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位于外圈的承载环(1010)的内径大于位于内圈的承载环(1010)的外径,位于内圈的所述承载环(1010)的高度低于位于外圈的承载环(1010)的高度,若干个所述承载环(1010)之间通过支板连接,每个所述承载环(1010)上均设置有搅流板(1012),所述外环(109)与交换器(1)内壁连接,所述内管(1011)套设在中心筒(103)上;
每个所述承载环(1010)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均转动安装有套管(1013),所述搅流板(1012)与套管(1013)固定,搅流板(1012)一端安装有搅流爪(1019),所述搅流爪(1019)中安装有重心体(1022);
所述承载环(1010)上在每个限位槽的位置处均安装有压电环(1014),每个所述套管(1013)内侧均转动安装有压电球(1015),所述压电球(1015)使压电环(1014)发生形变,所述压电球(1015)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承载环(1010)内部安装有导线(1016);
所述搅流板(1012)上安装有若干个控温板(1018);
所述导线(1016)一端与若干个压电环(1014)连接,导线(1016)另一端与若干个控温板(1018)连接,若干个所述压电球(1015)电连接有控制器(106),所述控制器(106)位于交换器(1)的外侧,控制器(106)的输出端与若干个控温板(101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温板(1018)为铜材质的T型板材结构,控温板(1018)的两侧分别安装有N型半导体(1023)和P型半导体(1024),所述导线(1016)与N型半导体(1023)电连接,所述P型半导体(1024)与控制器(106)的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流爪(1019)为弧形结构且弯曲角度最大的位置处安装有重心体(1022),搅流爪(1019)的内侧形成内爪槽(1020),搅流爪(1019)的外侧开设有背爪槽(1021);
在搅流板(1012)的板面与介质的流动方向平行时,搅流爪(1019)开设有背爪槽(1021)的一侧突出承载环(1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103)为镂空的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1)包括外壳(101)和内壳(102),所述外壳(101)位于内壳(102)外侧,外壳(101)与内壳(102)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上管板、下管板、若干根换热管(104)、中心筒(103)以及搅流斗(105)均位于内壳(102)中,所述进液管(107)及出液管(108)均与内壳(102)内部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介质深冷用绕管式能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交换器还包括底座(2)及支撑架(3),所述交换器(1)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支撑架(3)与外壳(10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立制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立制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59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