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R角色扮演游戏交互的情绪诱发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6377.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0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清;林璇琨;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31 | 分类号: | H04L67/131;H04N13/30;A61B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vr 角色扮演 游戏 交互 情绪 诱发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角色扮演游戏交互的情绪诱发监测系统,通过VR呈现场景,结合角色扮演游戏的剧情任务和奖惩机制,给被试者提供更好的沉浸感,激励被试者更主动地接受场景的情绪诱导刺激,主动地产生相应的情绪;同时通过角色对话交互,将可选对话作为被试者的情绪自评反馈,不仅能实时记录被试者情绪的主观感受,也能把控情绪诱发的时间点,对情绪信号进行时间上的标记,有利于对被试者情绪诱发进行实时监测;还提供了基于VR的视觉反馈,让反馈的效果更明显,激励被试更主动进行情绪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机接口技术与情绪诱发、VR角色扮演游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VR角色扮演游戏交互的情绪诱发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情绪是由对物体或情况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感知触发的心理生理过程,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类的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准确识别和科学地调控情绪极为重要。对情绪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努力在实验室引发情绪反应,情绪诱发技术作为一项直接探究情绪的心理机制的实验技术,对情绪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类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大脑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就是脑电波。人们的一切看得见(走路、说话等)和看不见(细胞的生长、代谢等)的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支配,都与大脑每时每刻的状态和功能密切相关。脑电信号与人的情绪变化有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脑电信号可以判定人的情绪状态。相较于通过被试自我报告(情绪自评量表、心理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语音、面部表情或人体姿态的方法进行情绪的监测,脑电信号不易伪装、反应灵敏,通过脑电信号所识别出来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从心理学上看,已知现有的情绪诱发方式包括材料诱发和情境诱发。材料诱发能够使用的有语句、图片、视频、音乐等,情境诱发包括想象、会议、虚拟现实和博弈任务(如游戏)等。通过图片诱发的情绪持续时间较短,而通过视频和音乐的诱发由于被试者对情绪诱发方式的易感性不同,其效果难以把握,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人对同一刺激源的反应可能会截然相反,且在情绪监测上存在时间偏差。
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相关设备模拟产生一个3D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视听或触觉等感官上的模拟体验,让使用者身临其境。使用者可以通过头盔、手柄控制器等相关装置来与虚拟现实环境进行交互。当下,VR技术在各领域(教育、游戏、医疗等)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引人瞩目。
已知现有的基于脑机接口的所用的情绪诱发方式都为材料诱发,即使如申请号201811030702.9,名为“基于VR交互的心理放松系统及方法”中所谓的VR交互也仅限于使用VR视频和音乐进行情绪诱发,其实质仍为材料诱发,并未真正实现“交互”,被试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情绪材料的刺激,其效果和被试者通过想象、回忆或虚拟现实等主动地依据情境变化的诱发效果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让被试者更主动的、更有效的基于VR角色扮演游戏交互的情绪诱发监测系统,该系统提供更有沉浸感的场景和剧情,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被试者主动产生相应的情绪,有更强的沉浸感和更好的情绪诱发效果,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把控情绪诱发的时间点,实时记录被试者的自我情绪评价,有利于对被试者情绪诱发进行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VR角色扮演游戏交互的情绪诱发监测系统,包括情绪诱发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情绪识别模块和情绪反馈模块;
所述情绪诱发模块用于呈现虚拟现实的场景和模拟情境,通过VR角色扮演游戏来诱发被试者的情绪;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并记录用户的情绪信号,采集到的情绪信号被标定为训练数据和在线测试数据,其中,训练数据被保存于计算机中并能被情绪识别模块读取,在线测试数据被实时传输给情绪识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