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6747.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8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运;曹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025 | 分类号: | A61K31/4025;A61P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化合物 制备 治疗 缺血性 脑卒中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整体到细胞、分子水平,系统探讨CP‑07对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证明CP‑07系一种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新型药物。首先,从整体角度,验证CP‑07能改善缺血后脑功能,降低脑梗死体积,从而证明CP‑07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次,从整体到离体水平,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证明CP‑07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促炎表型转换;最后,从整体和离体水平,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CP‑07对脑缺血性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磷酸化的抑制作用,以证明CP‑07可制备为保护缺血性脑卒中新型药物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并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脑部疾病。它是世界范围导致死亡、残疾和痴呆的主要原因。缺血性脑卒中会激活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以经历形态和功能的转变,释放细胞因子(IL-1、IL-1β、IL-6、IL-12、TNF-a、iNOS、IFN-γ等)到细胞外空间,与受体结合,直接杀死神经细胞。大量临床前研究也表明,抗炎治疗有可能减少梗死体积,改善行为表现。因此,小胶质细胞相关的神经炎症可能成为开发新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的主要靶点。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状态为稳态和炎症之间的平衡提供了一个分子开关。抑制磷酸化可以阻止STAT3的二聚化和核转位,降低小胶质细胞下游细胞因子的表达,如转录水平的IL-6和TNF-a。大量的研究已经广泛证实,利用基因或药理学方法抑制STAT3磷酸化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神经系统的结局,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治疗方式带来希望。最近的研究也探讨了几种直接或间接P-STAT3抑制剂在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治疗作用。然而,尽管达到预期的抗炎效果,但是血脑屏障通透性差,不可避免的全身毒性和昂贵的治疗费用仍然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亲脂性强,血脑屏障透过性好的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中文名称为N-[2-(4-叔丁基苯基)-2-(1-吡咯烷基)乙基]-7-甲基-4-氧代-4H-色烯-2-甲酰胺,简称CP-07)的结构式为: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STAT3磷酸化实现治疗;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实现治疗;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及抑制小胶质细胞向促炎型分化实现治疗;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通过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实现治疗。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抑制小胶质细胞STAT3磷酸化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抑制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及抑制小胶质细胞向促炎型分化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包含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和PBS溶液,其中小分子化合物的浓度为0.2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