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通讯中的5G全频段全向终端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7746.X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豆明举;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立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9/10;H01Q1/24;H01Q1/32;H01Q1/38;H01Q13/08;H05K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通讯 中的 频段 全向 终端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通讯中的5G全频段全向终端天线,涉及终端天线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设备小型化的问题;具体包括外壳体,且外壳体由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盖组成,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器,且连接器内设置有射频同轴线组件和热缩套管,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相分离的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和金属反射板,且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均为PCB板结构,所述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分别通过螺丝与金属反射板相连接,所述热缩套管与射频同轴线组件的一端相互绝缘套接。本发明实现了射频同轴线组件的外接触端及寄生天线与辐射体二的最佳阻抗匹配,优化了天线的驻波比性能参数,起到了调整阻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通讯中的5G 全频段全向终端天线。
背景技术
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车载通讯设备是常见的通讯设备。目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移动通信领域要求通用功能具有一体化、增益小,布局向小型化和密集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天线具有多频、宽带、小体积等特征。尤其对于车载通讯来说,终端天线的所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09183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卫星导航接收终端天线,包括地脚承托连接装置、连接保护腔构件、承托转板装置、蜗杆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构件和接收终端天线,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可升降的抱杆上,当导航卫星发出信号时,可利用天线主体进行接收。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卫星导航接收终端天线存在以下不足:
然而,上述装置虽然做到了终端天线的信号接收工作,但是其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效果,其天线的结构一般都较大,故其使得设备的体积较大,不满足设备小型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通讯中的5G全频段全向终端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通讯中的G全频段全向终端天线,包括外壳体,且外壳体由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盖组成,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器,且连接器内设置有射频同轴线组件和热缩套管,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相分离的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和金属反射板,且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均为PCB板结构,所述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分别通过螺丝与金属反射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缩套管与射频同轴线组件的一端相互绝缘套接,且射频同轴线组件由外至内包裹有外绝缘层、接地金属编织层、中绝缘层、内导体层和外导体层。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金属编织层连接于辐射体三的接地端,且内导体层连接于辐射体二的一侧,中绝缘层包裹于内导体层的外表面。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导体层设置于中绝缘层内部,外绝缘层包裹于接地金属编织层的外表面。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辐射体一和辐射体与外导体层相连接,辐射体一通过金属反射板与外导体层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辐射体一、辐射体二和辐射体三底部均通过反射板焊盘与金属反射板相连接。
同时,所述热缩套管的一端包裹有EVA泡棉,且热缩套管的底端通过螺纹固定有紧固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所述辐射体二与射频同轴线组件的内接触端相连接,形成主辐射体,辐射体一和辐射体三与射频同轴线组件的外接触端相连接,形成寄生天线。
同时,所述辐射体一和辐射体二的外侧均设有扩展部,且扩展部的两末端均向辐射体一和辐射体二的内侧折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更优的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立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立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