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铝灰资源化的处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7855.1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派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28C5/00;B28C7/00;B03D1/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誉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2 | 代理人: | 姚颖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资源 处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铝灰资源化的处置方法,在二次铝灰中加入铝灰资源化处置药剂,进行脱氨固氟处理,并对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加入发泡剂三皂苷和铵盐硫酸铵,通过浮选工艺分离出有用的铜、钛、铝金属;加入重金属螯合剂螯合重金属;压滤出灰渣;灰渣中加入水泥、河沙,混合后压制成型,得到免烧砖胚。本发明通过药剂处置的方式,在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流程快速实现了脱氮、固氟、脱金属,以及氨气、氢气的回收利用,处理后的灰渣可以直接压制成免烧砖,有效实现了二次铝灰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高,能耗小,且不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为废弃物—废铝灰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种合理有效的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灰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铝灰资源化的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的铝灰已超过200万吨,铝灰被定义为危险废物后,传统的粗放式处理方式已不可行。当前,我国对铝灰的处理主要集中在金属铝的回收,与国外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二次铝灰至今尚缺乏先进,成熟,高效的处理技术。由于二次铝灰金属铝铝含量低,杂质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综合利用困难,现阶段的处置方式存在巨大的环境风险,急需规范化的管理和处置。然而,由于此前企业对此关注较少,加上国内处理处置能力还没有完全配套,铝灰渣处理处置面临诸多问题,给企业和监管部门带来不小的挑战。
铝灰主要成分为金属铝和铝氧化物,其中金属铝含量可达10-70%。铝灰按照处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次铝灰和二次铝灰。当前,我国对一次铝灰的处理主要集中在金属铝的回收,二次铝灰作为一次铝灰提铝后的剩余物,对二次铝灰通常采用无害化处理,缺乏有效的资源回收利用,极易污染环境。
传统二次铝灰采用火法处置,能耗高,产品利用价值低。传统的二次铝灰用作水泥的材料,或火法处置铝灰,能耗大,产生二次烟气污染环境,资源化利用低,设备投资大,产生烟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等。
二次铝灰除含有氧化铝之外,还含有氮化铝、氟化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根据名列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二次铝灰是一种危险废弃物。目前国内对二次铝灰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处置模式尚未普及,技术研宄方面也有所欠缺,很多企业仍是以堆存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二次铝灰,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与当今绿色发展的理念极不相称。且堆存的二次铝灰遇水会产生反应,释放氨气和氢气,造成空气污染,受潮受热容易引起火灾;可溶性氟化物遇水易造成水污染等。
申请号为202110447162.X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铝灰终灰制备烧结砖的方法,申请号为202110001970.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铝灰砖制备装置的铝灰砖制备方法,但是这些技术方案均未能合理地对氟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制砖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铝灰资源化的处置方法,实现二次铝灰的高效率脱氮固氟、重金属脱除、灰渣制砖资源化利用,同时实现氨气、氢气的回收利用。
一种二次铝灰资源化的处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二次铝灰中加入铝灰资源化处置药剂,进行脱氨固氟处理,并对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
(2)加入发泡剂三皂苷和铵盐硫酸铵,搅拌之下通过浮选工艺分离出有用的铜、钛、铝金属;
(3)加入重金属螯合剂,螯合重金属;
(4)压滤出灰渣,将螯合重金属分离出来;
(5)灰渣中加入水泥、河沙,混合后压制成型,得到免烧砖胚。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铝灰资源化处置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10%的碳酸钠、0.1%-10%的碳酸氢钠、5%-20%的熟石灰、0.5%-2%的生石灰、1%-10%的氯化钠、0.5%-5%的硝酸钠、0.5%-2%的碳酸肼、0.1%-2%的有机胺,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派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派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