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9082.0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8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会;魏星斌;游安清;赵钰玉;冯弟超;王智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2M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赵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分布式 激光 保障 系统 | ||
1.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系统、电控系统、激光器恒流电源、激光器泵浦源、调Q开关驱动源以及环控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系统,用于将外部输入电压转换成相应电压,为整个系统供电;
所述电控系统,用于监测整个系统的运行;
所述激光器恒流电源,用于将供电系统提供的电压进行再次转换,在电控系统控制下转换成激光器泵浦源所需恒流电;
所述激光器泵浦源,用于将激光器恒流电源提供的恒流电转换成相应的二极管激光,并通过传输光纤将泵浦光传输至预定位置;
所述调Q开关驱动源,用于将供电系统提供的电压进行再次转换形成供调Q开关使用的高压脉冲信号,并通过射频线将脉冲调制信号传输至预定位置;
所述环控系统,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流体压力条件;
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环控系统和激光器恒流电源电连接,所述激光器恒流电源与激光器泵浦源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供电系统、调Q开关驱动源信号连接;
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压转化单元、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输入监测单元和输出监测单元,所述输入监测单元一端与电控系统信号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转化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电压转化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和稳压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输出监测单元一端与电控系统信号连接,另一端与稳压单元信号连接;
电压转化单元功能是升降压操作,在输入监测单元的监测下进行相应的电压转化;当输入的电压幅度超过输入监测单元设定的预定值时,电压转换单元进行降压操作;当输入的电压幅度低于输入监测单元设定的预定值时,电压转换单元进行升压操作;若外部输入电压是交流电压,则外部输入交流电压经过电压转换单元进行相应的电压转换后,经过整流滤波单元形成相应的直流电压,再经过稳压单元形成稳定直流电压,输出到电压母线上,供其余部分使用;若外部输入电压是直流电压,则外部输入的直流电压经过电压转换单元进行相应的电压转换后,经过整流滤波单元形成符合输入监测单元规定范围的直流电压,再经过稳压单元形成稳定直流电压,输出到电压母线上,供其余部分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恒流电源由恒压单元和恒流单元组成,所述供电系统输出端、恒压单元与恒流单元依次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系统包括冷源以及与冷源热交换连接的换热单元,所述冷源输出端分别与激光器和供电系统热交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输出端与激光器之间还设置有流量计,冷源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温度探测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输入端设置有流体压力监测单元,所述流体压力监测单元与冷源之间设置有泄漏测试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运行检测流程为:首先用外部电池模块检测电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待电控系统正常运行后输入外部电压,利用电控系统检测供电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待供电系统正常运行后,利用电控系统检测环控系统、激光器恒流电源以及调Q开关驱动源是否正常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待环控系统正常运行后,系统进入待机状态,系统实时获取与电控系统信号连接的外部上位机发送出光命令,待接收到出光命令后,系统监测激光器泵浦源的出光状态,若出光状态正常,则系统实时获取与电控系统信号连接的外部上位机发送停光命令,待接收到停光命令后,系统监测激光器泵浦源的停光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泵浦源包括泵浦源以及设置于泵浦源和激光器之间的输出功率监测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分布式激光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核心控制器、输入输出传感器、ADC器件、DAC器件、数字IO口、PWM输出以及通讯接口,所述电控系统利用外部输入电源或独立电池模块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90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