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融合显示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2378.8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艾铁成;俞斌;李斌;袁安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4401;G06F3/0488;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陈敏;屠晓旭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融合 显示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载融合显示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方法成本较高、无法实现车载仪表应用程序快速启动以及稳定性要求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车载融合显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设置微内核系统作为主系统,安卓系统作为辅系统;加载车载仪表应用程序至微内核系统,以使车载仪表应用程序运行在微内核系统上;加载车载中控屏应用程序至安卓系统,以使车载中控屏应用程序运行在安卓系统上;基于hypervisor技术对微内核系统和安卓系统进行整合,以使微内核系统和安卓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在所述微内核系统和安卓系统同时运行的基础上,对车载仪表相关信息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进行融合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载融合显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仪表和中控显示方案选择最多的是采用独立显示,即仪表盘和中控屏分别使用一个独立的显示屏,好处是实现简单,仪表也能满足车轨的需要;缺点是成本高,互动效果较差。另外还有一种方案,是仪表盘信息和中控屏通过同一个系统分区域显示在一块屏上,缺点是仪表信息的开机速度较慢,同时存在仪表信息黑屏的风险。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载融合显示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方法成本较高、无法实现车载仪表应用程序快速启动以及稳定性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融合显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融合显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设置微内核系统作为主系统,安卓系统作为辅系统;加载车载仪表应用程序至所述微内核系统,以使所述车载仪表应用程序运行在所述微内核系统上;加载车载中控屏应用程序至所述安卓系统,以使所述车载中控屏应用程序运行在所述安卓系统上;基于hypervisor技术对所述微内核系统和所述安卓系统进行整合,以使所述微内核系统和安卓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在所述微内核系统和安卓系统同时运行的基础上,对车载仪表相关信息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的融合显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微内核系统和安卓系统同时运行的基础上,对车载仪表相关信息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进行融合显示包括:所述微内核系统获取显示请求,并基于所述显示请求判断所述显示请求的显示请求类型和显示请求内容,所述显示请求类型包括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请求内容包括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内容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内容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显示请求类型和显示请求内容对相关显示信息进行融合显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显示请求类型和显示请求内容对相关显示信息进行融合显示包括:当所述显示请求类型为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时,对获取的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内容和所述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内容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合并处理的显示请求内容;所述微内核系统基于所述合并处理的显示请求内容获取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在同一显示屏不同区域上同时显示,以实现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和车载中控屏相关信息融合显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显示请求类型和显示请求内容对相关显示信息进行融合显示包括:当所述显示请求类型为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时,所述微内核系统基于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内容向与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对应的车载仪表应用程序发送第一指令,以使所述车载仪表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第一指令执行对应的显示动作,以及基于所述车载仪表相关信息的显示请求内容向所述安卓系统发送第二指令,以使所述安卓系统基于所述第二指令控制所述车载中控屏应用程序执行对应的显示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2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