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导墙模板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4372.4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郝岩志;刘强;刘纯源;侯宇;何柳春;马鑫;宋淼;樊建伟;秦伟;郭启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7/065;E04G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模板 支护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导墙模板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于底板钢筋内部的模板支撑机构和设置于底板钢筋上部的模板固定机构,模板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斜拉杆、第二斜拉杆以及贯穿墙体模板的横拉杆和对拉杆,对拉杆延伸出左侧墙体模板的部分与第一斜拉杆和左侧墙体模板以及对拉杆延伸出右侧墙体模板的部分与第二斜拉杆和右侧墙体模板均形成三角形;本发明中的模板固定机构通过设置横拉杆和对拉杆以及第一斜拉杆、第二斜拉杆的方式,完成对墙体模板的固定,且通过对拉的方式,使得整体的模板固定机构不与底板钢筋接触,避免对底板钢筋挤压,进而导致墙体模板发生偏移偏位的问题;此外,三角形的设置方式,增强了模板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墙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导墙模板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底板与墙体混凝土由于工艺限制不能一次性浇筑,必须在剪力最小处留设施工缝。尤其是地下室外墙,要考虑墙体钢筋搭接、墙体模板安装、施工缝止水钢板防水等因素,一般施工缝留在底板顶面以上的墙身。《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1.24规定:“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同时《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5.1.3也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因此基础底板施工时,在地下室外墙位置设置混凝土导墙,并与基础底板一体浇筑,设计一般规定导墙高度为300~500mm。这就需要在基础底板钢筋之上采用吊模法支设导墙模板,目前常规工艺技术中,地下室底板导墙模板安装与固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架立支撑法:如公开号为CN108018865A的利用既有地下通道作为地下连续墙施工导墙的成槽工艺中,基础底板采用防水保护墙作为外侧模,导墙采用钢木混合模板及支撑,加固方法采用支顶对拉相结合。首先在绑扎好的基础钢筋上按导墙模板底标高竖向焊接工字型钢筋支撑,钢筋支撑利用Φ18以上钢筋制作,之后将导墙侧模支设在其上。在侧模方木次龙骨外侧安装竖向钢管主龙骨,利用上下钢管支撑锁住钢管主龙骨并顶紧,侧模上部设置对拉螺栓拉紧内外模钢管主龙骨,最后拉通线调直导墙侧模;这种施工方法操作工序多,需要配置大量措施筋及钢管支撑,材料及人工投入大,操作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钢筋支撑与基础受力钢筋连接多采用电弧点焊的方式,《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4.5.3规定“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点焊对基础主筋造成咬边和烧伤,钢筋有效截面减小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其受力性能及结构安全;导墙模板接缝部位不易支撑牢固,会导致模板接头高低不平及平面错位,产生模板漏浆、墙体错台等质量缺陷;导墙模板底部承受的压力最大,钢筋支撑在此部位易发生横向变形位移,不能有效支撑模架体系,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发生涨模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4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绣机的织物拉紧装置和刺绣机
- 下一篇:剪力墙端模锁定工具及锁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