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能CT对烃源岩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4902.5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润青;杨继进;李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G06T7/00;G06T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t 烃源岩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能CT对烃源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规格的烃源岩样品;
对所述烃源岩样品进行双能CT扫描,得到扫描后的三维图像;其中,所述三维图像包括高能扫描下的第一三维图像和低能扫描下的第二三维图像;
根据有机质的灰度值范围对扫描后得到的三维图像进行分割,以得到有机质图像;其中,所述有机质图像包括高能扫描得到的第一有机质图像和低能扫描得到的第二有机质图像;
对所述有机质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有效原子序数;
分别获取I型干酪根、II型干酪根和III型干酪根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
分别以I型、II型和III型干酪根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为基准,计算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有效原子序数的第一标准差;
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一标准差确定所述烃源岩样品对应的有机质类型;
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烃源岩样品的总有机碳质量:
其中,为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平均密度,为所述有机质图像的体积,为碳元素在所述烃源岩样品有机质内所占质量分数;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烃源岩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
其中,为所述烃源岩样品的平均密度,为通过双能CT扫描所述烃源岩样品得到的三维图像的总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有机质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有效原子序数,包括:
对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灰度值进行换算,以得到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CT值;其中,所述有机质图像中任一像素点对应的CT值包括该像素点在第一有机质图像中的灰度值换算得到的高能CT值CTH和该像素点在第二有机质图像中的灰度值换算得到的低能CT值CTL;
将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CT值分别代入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有机质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有效原子序数:
其中,为当前像素点的密度,为当前像素点的有效原子序数,n为3.2-3.8之间的常数,CTH为当前像素点在第一有机质图像中的CT值,CTL为当前像素点在第二有机质图像中的CT值,A、B、C、D、E、F为预先计算得到的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B、C、D、E、F为预先计算得到的常数,包括:
选取至少三组相同规格的标准样品;其中,每组标准样品的密度为已知标准密度,每组标准样品的有效原子序数为已知标准有效原子序数;
分别对所述三组相同规格的标准样品进行双能CT扫描,得到每组标准样品在低能扫描下的CT值CTL和高能扫描下的CT值CTH;
将每组标准样品对应的CTL和CTH代入如下公式,分别计算得到常数A、B、C、D、E、F的值:
其中,为已知标准密度,为已知标准有效原子序数,n为3.2-3.8之间的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预设规格的烃源岩样品,包括:
确定在计算常数A、B、C、D、E、F的值时所选取的标准样品的规格;
获取与选取的标准样品规格相同的烃源岩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I型干酪根、II型干酪根和III型干酪根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包括:
根据各类型干酪根中的H/C和O/C比,得到各类型干酪根中C/H/O原子数之比;
根据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公式:
其中,是物质内每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单种元素在该物质中所贡献的电子数百分比,n是3.2-3.8之间的常数;
计算得到各类型干酪根中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49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