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骨科植入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5515.3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闯;郭靖;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16 | 分类号: | A61L27/16;A61L27/12;A61L27/50;A61L27/54;A61L27/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及其 制备 方法 骨科 植入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骨科植入材料,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骨水泥包括:固相组分,包括质量分数为80%~99%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和质量分数为1%~20%的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液相组分,包括柠檬酸和Na2HPO4的混合水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属于生物基材料,生物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及优异的抗菌性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与磷酸钙骨科粘合材料结合性好,能有效减少组织热损伤,放热温度低于60℃,保证聚合时放热温度不破坏骨组织细胞,最大限度的保留其生物活性成分,增加自固化磷酸钙骨粘合材料在人体使用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防治长期植入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骨科植入材料。
背景技术
骨缺损的修复治疗是长期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棘手难题,各国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理想的骨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骨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骨外科、整形外科以及牙科领域。按来源分类有3种,即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合成材料,虽然自体骨是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但供骨来源有限且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供骨区可能出现形态和功能障碍;异体骨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有导致传染疾病和肿瘤生成的可能,因此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们在不断探索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类商业化使用的植骨材料,作为骨替代材料磷酸钙骨水泥具有优良的性能,主要表现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引导成骨活性。磷酸钙骨水泥可转化成与天然骨类似的组成,植入人体后可参与新陈代谢,通过骨传导作用而成骨,在被吸收的同时可引导等量的新骨生成,利于骨缺损的微创治疗,但磷酸钙骨水泥自身固有的一些缺点比如抗菌性能差、机械性能不足,不利于医生操作,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骨科植入材料,旨在提供一种弹性模量低、抗菌性能好的可降解骨水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骨水泥,包括:
固相组分,包括质量分数为80%~99%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和质量分数为1%~20%的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以及,
液相组分,包括柠檬酸和Na2HPO4的混合水溶液。
可选地,每毫升所述液相组分对应的所述固相组分质量为(1~2)g。
可选地,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包括以下重复单元:
可选地,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的结构式为:
其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的数均分子量大于100000。
可选地,所述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包括α-磷酸三钙和二水磷酸氢钙。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和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混合均匀,得固相组分;
S20、将柠檬酸和Na2HPO4分别配置成溶液,混合均匀后,得液相组分,将液相组分与固相组分混合均匀,得骨水泥。
可选地,在步骤S10中,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和聚甲基丙烯酸硝基糠醇酯混合时的温度为32~42℃,相对湿度为40%。
可选地,在步骤S20中,液相组分与固相组分的混合时间为10~20min。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骨科植入材料,包括骨水泥和接种于所述骨水泥的干细胞,所述骨水泥为如上所述的骨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