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9511.2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谭蔚泓;张鹏晖;李岩;邓旭倩;符婷;谢斯滔;甘绍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 |
主分类号: | C07D249/06 | 分类号: | C07D249/06;A61K47/22;A61K45/00;A61K9/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张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价可 电离 化合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核酸药物递送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多种可以递送核酸药物的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具备较强的可设计性、可生物降解性及高效的体内外转染效率,由其组成的脂质纳米递送系统用于递送mRNA,在细胞水平上,优于目前上市的产品,并且在动物水平也具有良好的递送效率,可以作为核酸药物的递送新的方法,促进核酸药物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药物递送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核酸药物作为一大类新兴的药物领域,具有设计快、应用广、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未来药物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由于核酸药物自身的细胞穿透性差并且容易降解,导致核酸药物的体内应用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开发特定的化合物及递送系统来改善这一现状,以促进核酸药物可以作为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制备的脂质体是递送核酸药物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但是已上市的可用的可电离脂质还很少,还需要大量设计和筛选,而且更优的递送效率还在不断探索阶段。
核酸药物递送作为核酸药物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上市产品非常少,已上市应用的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只有3个,包括Dlin-MC3、SM-102、ALC-0315。其中Dlin-MC3制备的脂质纳米主要用于递送siRNA,而SM-102或ALC-0315组成的脂质纳米粒都是用于mRNA的递送。虽然还有几个国内药企已经公布他们的申请专利,但是还没有转染效果很好的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可以高效递送mRNA等核酸药物。
上述背景技术旨在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前已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新创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开发多种可以递送核酸药物的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具备较强的可设计性、可生物降解性及高效的体内外转染效率,由其组成的脂质纳米递送系统用于递送mRNA,在细胞水平上,优于目前上市的产品,并且在动物水平也具有良好的递送效率,可以作为核酸药物的递送新方法,促进核酸药物的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和/或其药物可用的盐,所述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具有如式(010301)、(030301)或(040301)所示结构,
。
所述其药物可用的盐是指酸加成盐和/或碱加成盐。
组合物,包括
治疗和/或预防剂;和
用于递送所述治疗和/或预防剂的载体;
所述载体包括阳离子脂质,
所述阳离子脂质包括上述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和/或其药物可用的盐。
所述治疗和/或预防剂是核酸分子、小分子化合物、多肽或蛋白质的至少一种。
所述载体还包括磷脂、结构性脂质或聚乙二醇化脂质的至少一种。
所述载体还包括磷脂、结构性脂质和聚乙二醇化脂质。
所述载体与治疗和/或预防剂的质量比是0.01-1000:1。
一种阳离子脂质体,
1)由前述所述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和/或其药物可用的盐制得;或
2)由前述所述双价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和/或其药物可用的盐与辅脂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未经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