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9803.6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涛;倪敬轩;王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涛 |
主分类号: | G02C11/00 | 分类号: | G02C11/00;A61B3/107;A61B3/14;A61B5/16;A61B5/01;A61B5/00;A61B5/36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刘一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状况 智能 眼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及监测方法,包括镜框、安装在镜框上的镜腿;镜框上设置有采集眼部状况的摄像头,镜腿和镜框上设置有EEG传感器,镜腿上设置有PPG生物传感器,镜腿和/或镜框上还设置有控制线路板、给控制线路板供电的电池、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摄像头、EEG传感器、PPG生物传感器均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镜框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红外测距仪或无创激光测距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镜框的靠近鼻侧眼角膜的位置,并同时公开了利用该智能眼镜监测用眼状况的方法。该发明通过多参数的监测,能全面了解用眼状况,做到健康安全用眼,防治干眼症等常见眼部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眼镜,尤其是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如今电子产品极速发展时代,人们长期盯着电子产品,对眼睛造成一定的损坏,也造成了大量的近视眼。现有的一些防近视智能眼镜能实现光学测距,感知光照强度等功能,但这些防近视智能眼镜产品普遍存在两个问题:1.面向对象主要是14岁以下的低龄儿童;2.只能通过经验判断青少年的用眼方式是否正确,不能根据使用者眼部状态实时性地判断其是否存在用眼疲劳、专注降低、眼部干涩等健康问题,不能对这种眼部状况进行早期的评估和预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包括镜框、安装在镜框上的镜腿;所述镜框上设置有采集眼部状况的摄像头,所述镜腿和镜框上设置有EEG传感器,所述镜腿上设置有PPG生物传感器,所述镜腿和/或镜框上还设置有设有处理器的控制线路板、给控制线路板供电的电池、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EEG传感器、PPG生物传感器均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镜框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红外测距仪或无创激光测距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镜框的靠近鼻侧眼角膜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镜框在对应于额头位置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光敏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PPG生物传感器包括PPG电极,所述镜腿的尾端设置有耳夹,所述PPG电极设置在耳夹内侧对应于左右两耳乳突旁的耳后动脉处皮肤表面位点,所述EEG传感器包括主电极和辅助电极,所述主电极设置在耳夹上对应于T7、T8脑电位点及附近皮肤处,所述辅助电极设置在镜框两侧的鼻夹处贴鼻梁皮肤面。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测距仪设置在镜框正面的外侧并邻近桩头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处理器是集成有操控摄像头、EEG传感器、PPG生物传感器、红外测距仪、温度传感器的MCU集成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设置在镜框上对应于眼角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镜腿或镜框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报警装置。
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监测方法,使用如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眼镜来进行检测,
S1,通过摄像头采集眼部角膜成像,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线路板,经过控制线路板上处理器的分析处理形成角膜地形图,在角膜地形图上提取指定点位的信息并通过运算得到眼睛实际状况的参数数据,之后与标准参数数据相比较得出眼睛状况;
S2,利用EEG传感器通过检测脑电波来测定情感认知状态指标;
S3,利用PPG生物传感器采集自主神经系统数据来进行视觉疲劳识别;
S4,利用红外测距仪监测用眼距离;
S5,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靠近鼻侧眼角膜的温度,进而判断眼睛的干湿状况;
S6,控制线路板上的处理器综合前述各监测的数据,分析并得出实际的用眼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涛,未经李晓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