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355.3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升;李坚;赵天吉;欧阳杰;刘强;徐璐;刘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G10K11/172;B32B3/26;B32B3/08;B32B15/04;B32B15/06;B32B15/18;B32B25/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杨梦婧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宽带 吸声 | ||
1.一种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弹性基材层和分布于弹性基材层内的多种多层局部共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多层吸声结构包括沿声波传播方向排列第一种吸声结构单元、第二种吸声结构单元、第三种吸声结构单元、第四种吸声结构单元、第五种吸声结构单元和第六种吸声结构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种吸声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形状尺寸相同沿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逐个分布的第一U型钢柱;所述第二种吸声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形状尺寸相同沿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逐个分布的第二U型钢柱;所述第三种吸声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圆柱形状的和尺寸相同的沿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逐个分布的空腔;所述第四种吸声结构单元包括一长方体形状的第一钢板层;所述第五种吸声结构单元包括一长方体形状的空气背衬层;所述第六种吸声结构单元包括一长方体形状的第二钢板层;所述第一U型钢柱和第二U型钢柱均背向所述空腔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钢柱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U型钢柱的横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钢柱和第二U型钢柱的内部夹角均为9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钢柱横截面的对称线、第二U型钢柱横截面的对称线与空腔横截面的中心三者共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U型钢柱等间距分布;多个所述第二U型钢柱等间距分布;多个所述空腔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钢板从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贯穿所述弹性基材层;所述空气背衬层从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贯穿所述弹性基材层;所述第二钢板层从长度贯穿所述弹性基材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形状的弹性基材层通过多块钢薄板包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薄板与弹性基材层之间通过粘接层粘接;所述钢薄板之间焊接固定,形成密封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材层为橡胶材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宽带吸声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采用中空的圆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3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温桶的降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座底式潜标释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