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胆型防淤子母鱼礁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578.X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立;熊敏思;全为民;张胜茂;戴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胆 型防淤 子母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胆型防淤子母鱼礁,包括一礁体,礁体包括母礁和子礁两部分组成;母礁由一个底座和五个脚座组成,脚座与底座为同一钢筋框架混凝土浇筑而成;子礁为长方体礁块,子礁通过底座正上面方孔插嵌入母礁,形成子母礁。子礁体可供贝类附着生长,也可绑缚夹藻苗、珊瑚苗缆绳,实验对象灵活多变。母礁有防淤陷底盘与海底底质接触,且母礁脚座支撑礁体暴露于海水中,延长礁体在海底埋陷的时间,增加礁体的使用寿命。子礁布置排列组合多样,母礁上已落位子礁可根据项目研究对象种类需要进行更换。结合鱼类增殖放流,子母礁体可进行鱼贝藻立体化生态养殖实验。子母礁作为空心型人工鱼礁,也可为恋礁性鱼类、鲍鱼等海珍品提供庇护索饵栖息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牧场、海藻场生态系统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胆型防淤子母鱼 礁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科技工作者采取建设人工鱼礁等有利于牡蛎附着生长、海藻场人工移植修复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方法,不断增殖牡蛎资源和大型海藻,致力于江浙的牡蛎礁和海藻场的修 复与海洋牧场建设,改善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目前传统的人工鱼礁 在牡蛎和大型海藻的增殖应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礁体的防沉积物性能差、礁体表面利用率 低、礁体使用功能单一等弊端,使得牡蛎和海藻移植效果不理想。为应对养护海域泥沙淤积 的现实难题,科技工作者需研发设计一款防淤陷且功能多样灵活多变的礁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胆型防淤子母鱼礁及其使用方法,对退化的天 然牡蛎礁和海藻海域和急需人工移植海域,利用该礁型良好的防淤陷、礁体表面高利用率、 功能多样化的特性,为牡蛎和大型海藻生境的重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养护提供有利条 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胆型防淤子母鱼礁,包括一礁 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包括母礁和子礁两部分组成;母礁由一个底座和五个脚座组成, 所述脚座与所述底座为同一钢筋框架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子礁为长方体礁块,所述子礁通过底座正上面方孔插嵌入母礁,形成子母礁。
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构件,且所述底座呈空心半球体,所述底座球 面设有随机分布四边形和五边形的镂空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正上面为圆形截面,且所述圆形截面上设有七个方孔,所述七个 方孔沿圆心等距排列。可供子礁插嵌。
进一步优选,所述脚座为五根圆锥柱,且所述脚座与底座为同一钢筋框架混凝土浇筑而 成,所述脚座的大圆锥柱面连于底座球面中部,所述脚座的小圆锥柱面焊接不锈钢的防陷圆 盘。
进一步优选,各脚座互呈72°夹角分布。
进一步优选,所述子礁为九根长方体礁块,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所述子礁上部设有3个 贯穿礁体的圆孔,所述圆孔可供缆绳绑缚子礁。
一种海胆型防淤子母鱼礁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1)母礁和子礁均由混凝土在模具中一次浇注成型,母礁脚座能支撑底座远离底质防 止淤陷,子礁表面粗糙易于贝藻附着,母礁上已落位子礁可根据项目研究对象种类需要进行 更换;
(2)子礁数量和排列方向按需要安置于母礁上,通过调节子礁上贝藻比例和鱼类增殖 放流,可进行鱼贝藻立体化生态养殖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