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术用腔内转向电凝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897.0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江;吴健;包亚飞;顾军;包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张晓谕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用腔内 转向 电凝钩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术用腔内转向电凝钩,包括握持杆、角度调节组件一、角度调节组件二和控制按钮,所述握持杆的底端设置有上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远离上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电凝钩,所述握持杆与上调节杆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一相互连接,所述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二相互连接。该手术用腔内转向电凝钩,上调节杆在角度调节组件一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旋转,下调节杆在角度调节组件二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旋转,电凝钩根据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角度变换进行位置的调整,共设置有两个角度调节的关节,从而能够根据病情,精准的对病患处进行治疗,精准度高,且灵活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用腔内转向电凝钩。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医疗手术中,特别是内窥镜手术中,需要使用电凝器。现在常用的电凝器主要是双极电凝器,双极电凝器通过内窥镜镜子通道、穿刺通道或人体自然通道进入人体,利用与电凝器连接的电凝钩对组织进行电凝、电灼、消融汽化等。
目前医院中使用的电凝钩,其钩头部位及电凝钩的杆部一般均无法弯曲调节角度,结构大多为一体成型,在使用之前,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病患部位进行治疗,医生需要手动掰弯电凝钩来进行使用,操作十分不便。
专利文件CN214966551U中提供了一种手术电凝器,通过传动件带动弯折部运动,实现电凝器的弯折,使电凝器的止血范围大大增加,但是该电凝器需要在手术前根据患者需要动手术的部位进行估算后弯折电凝器,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够灵活弯折,使用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腔内转向电凝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用腔内转向电凝钩,包括握持杆、角度调节组件一、角度调节组件二和控制按钮,所述握持杆的底端设置有上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远离上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电凝钩,所述握持杆与上调节杆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一相互连接,所述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二相互连接,所述握持杆的顶端设置有控制模组,上调节杆在角度调节组件一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旋转,下调节杆在角度调节组件二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旋转,电凝钩根据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角度变换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能够根据病情,精准的对病患处进行治疗,精准度高,且灵活性强。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一包括有上角度槽、微型电机一、主动齿轮一、上安装槽、转轴一、从动齿轮一、散热孔一,所述上角度槽开设在握持杆的底端,所述上角度槽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一,所述微型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一,所述散热孔一开设在握持杆的外侧,且散热孔一与上角度槽相通,上角度槽的开口两侧倾斜角度为20-25°,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上角度槽对上调节杆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电凝钩的转动角度为40-50°,通过散热孔一对上角度槽内的微型电机一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槽开设在上调节杆的顶端,所述上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一。
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的两端穿过上安装槽,且转轴一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上角度槽的内侧,通过设置的转轴一对从动齿轮一进行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一为啮合连接的锥形齿轮,微型电机一驱动主动齿轮一进行转动,与主动齿轮一啮合的从动齿轮一跟随进行转动,从而对上调节杆的角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