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2132.9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雷东;吴锋豪;刘提;柳庆东;周峥栋;王亦昌;李伶俐;徐兵;朱斌;应成才;殷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F16/29;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于桂贤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倾斜 摄影 数据 输电 线路 牵张场 布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底层数据平台搭建
将线路路径的倾斜摄影数据和线路三维模型导入到三维轻量化平台内,搭建底层数据平台;
S2:杆塔模型导入
在导入倾斜摄影数据和线路三维模型后,根据线路中所有杆塔实际放置位置,在三维轻量化平台内放置杆塔模型,并区分每个杆塔模型的类型,筛选并标记出杆塔模型中所有耐张塔的位置;
S3:场地布置
根据选择出来的耐张塔的位置,手动选择需要布置的牵引路线场地位置,根据牵张场选址规范先布置张力场,顺着线路牵引方向再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牵引场,牵引路线场地放置位置必须由耐张塔开始到耐张塔结束;
S4:数据计算
放置好张力场和牵引场之后,根据张力场的中心位置、线路牵引方向以及相邻耐张塔的中心位置,计算张力场的档距、高程和转角;同样的方法,根据牵引场的中心位置、线路牵引方向以及相邻耐张塔的中心位置,计算牵引场的档距、高程和转角;将计算获得的张力场和牵引场的档距、高程和转角用以辅助输电线路的张力场和牵引场的实际施工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轻量化平台集成了三维GIS地理信息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轻量化平台是利用三维引擎加载杆塔和倾斜摄影数据的三维模型,对杆塔和倾斜摄影数据的三维模型进行构件化处理获得模型构件,然后将模型构件与线路工程基础数据融合,实现基于线路工程基础数据的三维模型在终端可视化展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可视化展示包含基于浏览器的轻量化网页展示和基于客户端的软件展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工程基础数据包括线路设计方案、地形数据、坐标数据、倾斜摄影数据和专题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模型的类型至少包括耐张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数据的输电线路牵张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模型的类型还包括直线塔、跨越塔、转角塔、T接塔、终端塔和换位塔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21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