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含β″相和θ′相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5763.6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毛郭灵;童广泽;高文理;朱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F1/04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蒋太炜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含β″相和θ′相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及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尝试了利用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提高铝合金(尤其是ZL114A铝合金)强度。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为:对ZL114A合金进行熔炼,在其中加入0.33~0.55wt%的Cu;树脂砂型铸造,得到铸锭,对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后淬火,接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得到产品;人工时效是时效温度为163~185℃、保温时间为7~12h。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Cu在ZL114A合金中的强化作用,使其在ZL114A合金中出现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的现象,ZL114A合金的强度大幅提高,砂型铸造条件下达到380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含β″相和θ′相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及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ZL114A合金是我国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铸造Al-Si-Mg合金(Si含量:6.5~7.5wt%;Mg含量:0.45~0.75wt%),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根据航空标准,金属型铸造条件下,ZL114A合金的抗拉强度需大于300MPa),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尤其适合生产结构铸件,如战斗机用导弹挂架、发动机机匣和燃油壳体等。近年来航空航天装备轻量化和高可靠性制造的发展趋势对ZL114A合金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ZL114A合金的强度不仅有利于现有铸件的生产与实用,也为该合金拓宽工业化使用范围甚至该合金的升级打下了基础。
β″相是纳米Mg-Si析出相,是ZL114A合金中原本就存在的强化相。θ′相是纳米Al-Cu析出相,是ZL114A合金中不存在的强化相。在ZL114A合金中添加适量的Cu,有可能就会出现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的现象,从而大幅度提高ZL114A合金的强度,Cu含量太高对ZL114A合金的工业化使用有很大的影响,Cu含量太低不会出现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的现象。董亮等研究了Cu对铸造Al-7Si-0.3Mg合金的影响,但其Cu含量为1.5wt%,远超过Mg含量,对合金的工业化使用有较大的影响(董亮.Cr,Mg,Cu合金化对于Al-7%Si铸造铝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8.);CESCHINI等人研究了Cu对铸造Al-7Si-0.4Mg合金的影响,但其Cu含量为1.5wt%,远超过Mg含量,对合金的工业化使用有较大的影响(Ceschini L,Messieri S,Morri A,et al.Effect of Cu addition onoveragingbehaviour,room and high temperature tensile and fatigue propertiesof A357 alloy[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20,30(11):2861-2878.);张洋等人研究了Cu对铸造Al-7.3Si-0.6Mg合金的影响,但其Cu含量仅为0.2wt%,Cu含量太低,不会出现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的现象(张洋.Sr加入量及微量Cu元素对A35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周楠等人研究了Cu对铸造Al-7Si-0.6Mg合金的影响,但其Cu含量仅为0.11wt%,Cu含量太低,不会出现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的现象(周楠.凝固条件与Cu元素对A357合金筒形件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王东成等人研究了Cu元素对铸造Al-7Si-0.6Mg合金的影响,最佳Cu含量为0.5wt%,但添加Cu后合金最大的抗拉强度仅有331MPa(王东成.ZL114A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综合优化.南昌航空大学,2010.);王爽等人研究了Cu元素对铸造Al-7Si-0.3Mg合金的影响,Cu含量为0.5wt%,但添加Cu后合金最大的抗拉强度仅有300MPa(王爽.柴油机用Cu、Cr改性A356铸铝合金时效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8.)。总之,在目前有关Cu元素对类似ZL114A合金的铸造Al-Si-Mg合金的影响的研究中,没有研究者利用β″相和θ′相两相协同强化的方法大幅提高合金的强度,在现有的研究中,添加Cu后,Al-Si-Mg合金的最大抗拉强度远小于350MPa。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