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的直肠给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5920.3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德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G15/04;A61G15/06;A61G15/10;A61G15/12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娄静丽 |
地址: | 47330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专用 直肠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的直肠给药装置,包括趴椅、设置于趴椅一侧的立板、设置于立板上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注射器,立板上设置有调节支架角度的驱动机构,趴椅包括支撑使用者上半身的椅身、垂直设置于椅身一侧的连接部、垂直设置于连接部一侧并用于承托腿部的支撑部,椅身和支撑部向两者相反的方向延伸,趴椅上设置有显示屏,支架上且位于注射器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便于高效给药,提高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的直肠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在临床上更多的是用于局部治疗,通过药物的收敛、通便、止痛、抗炎、杀虫等作用,用来治疗直肠或左半结肠的病变,它改变了口服、外敷、注射等传统的给药方式,因此,现有的消化内科在治疗直肠疾病时,都会采用直肠给药的治疗手段,对于儿童和长期用药患者米说,直肠给药无创伤、无味感,不会有肠胃的不了反应,同时可减轻对肝脏、肾脏的危害,给儿帝和长期用药患者带来的便利。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直肠给药装置有很多不便之处,往往需要医务人员的帮助才能使用,一般都通过喷药头进行给药,注射器的位置不易固定,容易导致施药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的直肠给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射器的位置不固定,容易导致给药速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实现了便于高效给药,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的直肠给药装置,包括趴椅、设置于趴椅一侧的立板、设置于立板上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注射器,所述立板上设置有调节支架角度的驱动机构,所述趴椅包括支撑使用者上半身的椅身、垂直设置于椅身一侧的连接部、垂直设置于连接部一侧并用于承托腿部的支撑部,所述椅身和支撑部向两者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趴椅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注射器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立板一侧的固定筒、转动设置于固定筒外侧的活动筒、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内的驱动板、端部铰接于固定筒内侧壁上的卡钩、一端铰接于卡钩侧壁的连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固定筒的内端面之间连接有驱动弹簧,所述卡钩关于固定筒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穿孔与卡钩对应,所述活动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卡槽,所述卡钩与卡槽卡接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驱动板上,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活动筒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带动驱动板沿着固定筒内壁移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连接于驱动板上的连接绳、设置于支架上的固定框、滑动连接于固定框内的活动板,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筒并与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连接绳的一侧与固定框的内壁通过压紧弹簧连接,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固定筒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与活动筒连接的斜杆、垂直设置于斜杆一端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向所述趴椅处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杆一端的安装框、设置于安装框内的第一夹板、滑动设置于安装框内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于所述注射器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侧设置有将两者定位于一体的锁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板一侧的定位齿条、转动设置于第二夹板上的锁紧柱、设置于第二夹板上的固定片、滑动设置于固定片上的插柱、滑动设置于固定片一侧并插柱端部固定的安装片、连接固定片和安装片的锁紧弹簧,所述安装片与所述锁紧柱通过活动绳连接,所述定位齿条延伸至第二夹板上,所述插柱的一端穿过固定片并与定位齿条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球形座,所述摄像头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球,所述调节球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调节球球连接于所述球形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德,未经王学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射频识别技术的分拣作业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化工安全的静电消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