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容器用镀镍钢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7515.5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朱晓龙;李建忠;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九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1/26;C21D6/00;C25D3/12;C25D5/36;C25D5/50;C25D7/06;H01M5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马云华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容器 镍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容器用镀镍钢带的制备方法,涉及钢带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低碳合金钢带进行预处理后进行冷轧处理,再将冷轧后的钢带进行镀镍,最后依次进行连续退火处理进行热处理,再采用罩式退火进行过时效处理,使得处理后的镀镍钢带无需进行大压力平整处理,从而获得综合力学性能更优异的镀镍钢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容器用镀镍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容器用预镀镍钢带是一种在钢带表面连续镀镍后进行热处理,生成镍铁合金层的电池钢带。在电池制备过程中,预镀镍钢带可以直接冲制成壳,并进而加工成电池。相比于早先普通电池钢带冲制成壳后进行滚镀。预镀镍钢带具有更好的镍层附着力,优异的镍层均匀性,良好的拉伸、承压能力,并且传统后镀镍钢壳在滚镀过程中,无法在钢壳内壁有效施镀,而预镀镍钢壳内壁具有稳定有效的镍层,在制备成钢壳后,具有更长的寿命和稳定性。因此,预镀镍钢带制备锂电池已成为当下的主流。
目前预镀镍钢带的制备工艺中需要对镀镍钢带进行退火以及过时效处理。过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再结晶退火过程,快速冷却后的过饱和固溶的碳原子加以自然方式或者人工加温等方式,以碳化物等方式析出。过时效处理不充分,固溶碳原子易与位错形成柯氏气团,造成材料明显的屈服现象,在拉伸曲线上可以体现为明显的屈服平台。
连续退火设备基于场地、设备制造成本等因素,使得采用连续退火设备进行过时效处理的时间较短,这使得处理后的预镀镍钢带中仍包含部分的固溶碳原子,固溶碳原子容易与位错形成柯氏气团,造成金属的屈服现象。因此需要对过时效处理后的预镀镍钢带进行较大的压力平整处理,以消除柯氏气团的影响,而大压力平整处理不仅会导致材料屈服强度过高,降低材料的各向异性,还会对镍层产生一定的内应力,制备的镀镍钢带在使用过程出现开裂或镍层脱落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容器用镀镍钢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无需对镀镍钢带进行大压力平整处理,即可对镀镍钢带充分过时效处理,使镀镍钢带中的固溶碳原子充分析出,提高镀镍钢带的稳定性。
一种电池容器用镀镍钢带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低碳合金钢带进行除油、酸洗预处理;
(2)将预处理后的低碳合金钢带进行冷轧处理,冷轧压下率控制在80%~90%;
(3)将冷轧后的低碳合金钢带进行镀镍处理,控制钢带一侧的镍层厚度为2.5~3.5μm,钢带另一侧的镍层厚度为0.8~1.5μm;
(4)将镀镍后的低碳合金钢带进行连续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700~780℃,退火时间为60~90s;
(5)采用罩式退火炉对步骤(4)处理后的钢带进行过时效处理,过时效温度为300~380℃,过时效时间为5~8h;
(6)将过时效处理后的镀镍钢带进行平整,平整压力为6~8Mpa;
(7)将平整后的镀镍钢带分剪、包装、入库。
优选地,本发明步骤(1)所述低碳合金钢带为碳含量在0.012-0.08%的低碳铝镇静钢或者超低碳含量,掺杂Ti、Nb等元素的无间隙元素钢(IF钢)。优选低碳铝镇静钢,其中本发明所采用的低碳合金钢带中主要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如下:
C:0.05%,Si:0.014%,Mn:0.25%,P:0.007%,S:0.008%,solAl:0.05%,Cr:0.06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步骤(2)镀镍所采用的镍液中含有硫酸镍200-500g/L,氯化镍30-60g/L,硼酸30-60g/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镍液pH值为3~5,优选pH值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九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九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