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动态电压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9246.6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董直逵;王春卫;沈金华;宋凯;周鸿飞;林元贤;王京华;赵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00;H02J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动态 电压 调节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单相动态电压调节器,包括:基板(100)和电容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0)包括:交流输入接线端子(110)、交流输出接线端子(120)、基板直流接插端子(130)、静态开关(140)、旁路继电器(150)、预充电电路(160)、LRC滤波电路(170)、双向变换开关(180)和控制回路(190),所述交流输入接线端子(110)与交流电网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输出接线端子(120)与负载连接,所述基板直流接插端子(130)与电容板(200)连接,所述静态开关(140)由两个反接IGBT组成,所述静态开关(140)的一端与交流电网输入端连接,所述静态开关(140)的另一端与负载连接,所述旁路继电器(150)的一端与交流电网输入端连接,所述旁路继电器(150)的另一端连接负载,所述预充电电路(160)包括:预充电电阻和继电器,所述预充电电路(160)一端与交流电网输入端连接,所述预充电电路(160)另一端与LRC滤波电路(170)连接,所述LRC滤波电路(170)包括:电感、电容和电阻,所述LRC滤波电路(170)一端与预充电电路(160)连接,所述LRC滤波电路(170)另一端与双向变换开关(180)连接,所述双向变换开关(180)由4个IGBT和支撑电容放电电阻组成的两相全控变换电路,所述双向变换开关(180)的一端与LRC滤波电路(170)连接,所述双向变换开关(180)的另一端与基板直流接插端子(130)连接,所述控制回路(190)通过电压采样回路、电流采样回路与交流输入接线端子(110)、交流输出接线端子(120)、基板直流接插端子(130)连接,所述控制回路(190)通过IO信号回路与旁路继电器(150)、预充电电路(160)连接,所述控制回路(190)通过驱动控制回路与静态开关(140)、双向变换开关(180)连接;
其中,所述LRC滤波电路(170)包括:第一电感(171)、第二电感(172)、并联电容(173)和并联RC回路(174),所述第一电感(171)和第二电感(172)与每相电路串联,并联电容(173)和并联RC回路(174)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动态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板(200)包括:储能电容组(210)和电容板直流接插端子(220),所述储能电容组(210)和电容板直流接插端子(220)连接,所述电容板直流接插端子(220)与基板直流接插端子(130)连接。
3.一种单相动态电压调节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网正常时,电网对储能电容组(210)和LRC滤波电路(170)的电容充电;
步骤2:电网出现故障时,断开静态开关(140),储能电容组(210)放电用于支撑负载供电;
步骤3:电网恢复正常时,合上静态开关(140),切换回电网对负载供电,电网对储能电容组(210)和LRC滤波电路(170)的电容进行充电以供下次电网出现故障时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相动态电压调节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电网出现故障时,设备中静态开关(140)断开,通过设备给负载供电,LRC滤波电路(170)中的并联电容(173)延缓电压快速下降,确保切换过程中负载侧电压损失减小,在响应时间范围内确保电压稳定可靠切换到由设备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相动态电压调节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电网恢复正常时,静态开关(140)被控制在电压过零点合上,确保电压损失最小,在响应时间范围内确保电压稳定可靠切换到由电网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92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