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托辊筒体钻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9649.0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键 |
主分类号: | D21F3/10 | 分类号: | D21F3/10;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苏惠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托辊筒体 钻孔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托辊筒体钻孔结构,包括轴芯在一条直线上的表面胶钻孔和不锈钢辊体钻孔,所述表面胶钻孔和不锈钢辊体钻孔的内径基本一致或略小,该不锈钢辊体钻孔与表面胶钻孔接触的一端设有连接过渡口,该过渡口与表面胶钻孔连接处的直径大于表面胶钻孔的直径。本发明的托辊筒体采用过渡孔结构后真空托辊不锈钢辊体钻孔直径与真空托辊表胶钻孔达到相同的直径或接近的直径,缩小了托辊不锈钢辊体与真空托辊表胶孔截面积差值,使用真空托辊抽真空时空气量减少,从而降低抽真空的电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设备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托辊筒体钻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造纸行业高速纸机通常使用真空托辊对毛布上的湿纸页进行强化脱水,以减少湿纸页的水分,提高湿纸页干度,从而减少烘缸干燥时对蒸汽的消耗,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真空托辊的表面胶上钻孔直径为2.5~3.7mm(一般取3mm),而真空托辊不锈钢筒体上钻4.5-5mm(一般取4.5mm)的孔径,使胶辊与筒体上孔径不一致,形成托辊筒体孔径大于托辊表胶面孔径约40%,在抽真空时多出约40%的空气余量,造成真空泵浪费过多的电耗。2、真空托辊钻孔大时,减少辊体的强度和减少托辊的抗挠度能力,则需要增加辊厚度来弥补,增加了不必要的材料。3、托辊制造厂为了提高钻孔效率减少钻头小而易断的风险,一般都要选用4.5-5mm直径的钻头来钻托辊的孔,是真空托辊筒体钻孔过大原因之一。4、由于现有使用钻托辊孔的排钻、能分度钻床的精度不高,使用麻花钻存在钻速慢、排屑差、对中性差、表面光洁度差,所以托辊不锈钢辊体钻孔时钻孔大一些以便在托辊包胶后再重上钻床钻出胶孔,以能保证胶孔与辊孔同心并对齐形成100%的通孔,加工时胶孔与辊孔也会有些尺寸偏差,所以取经验值时托辊不锈钢辊体的孔钻大些,所以4.5-5mm直径的钻头进行钻孔,以保证通孔率达100%,这也是原因之一。5、在造纸生产过程中有时使用化工或水质或工艺不当等问题造真空托辊的真空吸小孔形成垢层,严重时造成堵孔现象,所以有的使用厂家要求真空托辊钻较大的孔,以减缓垢产生堵孔时间。
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造纸行业进一步节能降耗是必须通过技术提升来解决,目前我国的造纸机械厂的设备在不断升级,托辊钻床的精度与国外水平基本同步,已经达到先进水平,现在有条件对纸机真托辊进行精加工以实现托辊表胶与托辊筒体开孔率及孔径达到相同或接近,使生产的托辊使用才达到真空系统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托辊筒体钻孔结构,本发明的托辊筒体加入连接口形成过渡孔结构后真空托辊不锈钢辊体钻孔直径与真空托辊表胶钻孔达到相同的直径或接近的直径,缩小了托辊不锈钢辊体与真空托辊表胶孔截面积差值,使用真空托辊抽真空时空气量减少40%,从而降低抽真空的电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托辊筒体钻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芯在一条直线上的表面胶钻孔和不锈钢辊体钻孔,所述表面胶钻孔和不锈钢辊体钻孔的内径一致或表面胶钻孔内径略小于不锈钢辊体钻孔的内径,该不锈钢辊体钻孔与表面胶钻孔接触的一端设有过渡口,该过渡口与表面胶钻孔连接处的直径大于表面胶钻孔和不锈钢辊体钻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口为与不锈钢辊体钻孔一体连接的同轴线沉头孔,该沉头孔位于不锈钢辊体内与表面胶连接处,其沉头孔直径大于不锈钢辊体孔径,所述表面胶钻孔和不锈钢辊体钻孔的孔径一致或表面胶钻孔内径略小于不锈钢辊体钻孔的内径,且表面胶钻孔的孔径小于同轴线沉头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沉头孔为圆柱形沉孔。
进一步地,所述沉头孔为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小口一端连接不锈钢辊体钻孔且直径与不锈钢辊体钻孔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沉头孔由不锈钢辊体内向外直径逐渐增加,该沉头孔在与表面胶钻孔连接处呈圆柱形,该沉头孔最小的一端直径和不锈钢辊体钻孔的直径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键,未经李佳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9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座型腔开合行程相同的注胶管体
- 下一篇:制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