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1699.2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艳;张欣;卞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27/12;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迎迎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子面板;
所述子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子面板还包括主显示区和围绕所述主显示区设置的周边走线区;
多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主显示区,且多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电连接;
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所述周边走线区的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与所述周边走线区相邻的第一边缘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边缘发光二极管共用同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
或者,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在垂直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投影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周边走线区均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周边走线区的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
所述第一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一边缘发光二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走线和所述第一边缘发光二极管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同层设置或异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第三连接电极和第四连接电极;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边缘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走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一走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二走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具有基底、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投影与所述周边走线区部分交叠;
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发光层、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所述第五电极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六电极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电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五电极相互电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六电极相互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包括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区域之间;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三走线;
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五电极之间通过所述搭接结构连接;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六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走线连接;
或者,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六电极之间通过所述搭接结构连接;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五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走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16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