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2122.3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陈乐斌;尹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巴松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34;A61K8/35;A61K8/44;A61K8/63;A61K8/67;A61Q19/02;A61Q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边人洲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白亮 作用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通过凝血酸、烟酰胺、3‑邻‑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钠、叶黄素和羟癸基泛醌这七种组合科学配合,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转移、增加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止炎症后产生过多的色素沉积等多种机理以达到美白的效果。且该组合物性能温和无刺激,安全无毒副作用,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产品中,在更有效的提升皮肤美白效果的同时,还可使化妆品具有良好的肤感和使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如今大众开始对外在美也追求,颜值便是当下永恒的话题,俗话说得好“一白遮三丑”,美白祛斑的产品便成为了大众追求美白的必选之物。因此市面上的美白化妆品种类也随之不断增多,目前市面上的美白产品类型主要有膏霜、乳液、凝胶、面膜。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美白成分越来越多,无毒副作用的美白成分成分为了人们注重的关键,以肌肤健康美白为前提,不破坏皮肤正常新陈代谢,来加速代谢黑色素细胞,让其不过度沉积形成色斑。然而,目前美白产品往往会出现效果不佳、产品不稳定等问题,甚至于使用后会出现皮肤变黑、生斑、皮肤反应加重等副作用。因此,合理设计美白化妆品配方显得尤为重要。
CN111228200A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该美白护肤品由密蒙花提取物、黄精提取物、辛夷提取物、牡丹皮提取物、根皮素、4-n-丁基间苯二酚、维生素C等组成,所述美白组合物通过中西药结合,从色斑形成的不同阶段进行联合阻断,从而达到高效美白的目的,但其只注重美白效果,产品作用机制上以抑制络氨酸酶为主,其在美白的过程中,会加速皮肤代谢循环,大量消化肌肤的水分,存在使得皮肤出现干燥,甚至过敏或屏障损伤等副作用。
CN110279599A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韩美白组合物的套装,其组分包括肌肽、九肽-1、酵母精华素、α-熊果苷、甘草酸二钾、二甲砜和植物天然防腐剂,其产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在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多步进程中阻碍其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产品具有美白效果,但其作用机理也较为单一。
总之,市面上的很多美白产品并没有明确研究美白机理,直接加入美白的成分即可,这样很难发挥美白成分的作用效果,此外产品的美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提供一款结合不同美白机理,合理搭配成分达到最大明显的美白效果,且合理、高效、安全的方剂,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所述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包括凝血酸、烟酰胺、3-邻-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钠、叶黄素、羟癸基泛醌。
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凝血酸、烟酰胺、3-邻-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钠、叶黄素和羟癸基泛醌进行组合,形成一种具有美白亮肤作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的凝血酸、烟酰胺、3-邻-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钠、叶黄素和羟癸基泛醌这七种组合科学配合,在抑制黑色素合成、加速黑色素代谢以及提亮肤色方面具有预料不到的协同增效作用。且该组合物性能温和无刺激,安全无毒副作用,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产品中,在更有效的提升皮肤美白效果的同时,使化妆品具有良好的肤感和使用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巴松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巴松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