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切断器用的上部电极构造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3581.3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博光;藤森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那其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85/20 | 分类号: | H01H85/20;H01H85/042;H01H85/143;H01H8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切断 器用 上部 电极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部电极构造体,其能够稳定地维持从接触部施加于熔断器筒的夹持力。上部电极构造体在与配电线及高压设备侧配线连接的圆筒切断器中,与配电线及熔断器筒的双方连接。上部电极构造体具备上部电极、覆盖部件以及弹簧部件,上部电极能够对熔断器筒的端部进行收容并且具有基部和接触部,该基部沿与熔断器筒移动的轴线正交的径向而设置,该接触部从该基部的端部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与熔断器筒的端部的外周面接触。覆盖部件以与接触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方式安装于上部电极。弹簧部件配置于覆盖部件的外表面。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涉及用于圆筒切断器的上部电极构造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过电流在变压器等高压设备中流通而在配电线与高压设备之间配置圆筒切断器(圆筒切断器)。圆筒切断器具备:与配电线连接的上部电极;与高压设备侧的配线连接的下部电极;以及配置于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的熔断器筒(在内部设置有高压熔断用熔断器的筒体)。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上部电极,该上部电极具备:基部,其沿与相对于圆筒切断器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时熔断器筒移动的轴线正交的径向而设置;以及接触部,其从基部的端部沿轴线方向延伸。在将熔断器筒的上部导电部安装于圆筒切断器(上部电极)时,接触部与熔断器筒的上部导电部的外周面接触。
在专利文献1的圆筒切断器中,使用多个接触部从基部的径向端部沿轴线方向延伸的上部电极。在熔断器筒未安装于上部电极的情况下,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熔断器筒的外径。在熔断器筒安装于上部电极时,各接触部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熔断器筒收容于上部电极内。其结果,在熔断器筒收容于上部电极内的期间,熔断器筒由接触部把持。换言之,在熔断器筒收容于上部电极内的期间,从接触部对熔断器筒施加有夹持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1-1564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有时大电流在上部电极(接触部)中流通。若大电流在上部电极中流通,则因电流引起的电磁力有可能会导致接触部产生振动。若接触部产生振动,则从接触部施加于熔断器筒的夹持力变得不稳定,从而有可能会在接触部与熔断器筒之间产生缝隙。若在接触部与熔断器筒之间产生缝隙,则产生电弧放电,从而有时使得接触部(上部电极)损伤。因而,即便在大电流在上部电极中流通的情况下,也需要维持从接触部施加于熔断器筒的夹持力的技术。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维持从接触部施加于熔断器筒的夹持力的上部电极构造。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上部电极构造体在与配电线以及高压设备侧配线连接的圆筒切断器中,与配电线及熔断器筒的双方连接。上部电极构造可以具备上部电极、覆盖部件以及弹簧部件。上部电极可以构成为:能够对熔断器筒的端部进行收容并且具有基部和接触部,该基部沿与熔断器筒移动的轴线正交的径向而设置,该接触部从该基部的端部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与熔断器筒的端部的外周面接触。覆盖部件可以以与接触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方式安装于上部电极。弹簧部件可以配置于覆盖部件的外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圆筒切断器的剖视图。
图2表示第1实施例的上部电极构造体的剖视图。
图3表示第1实施例的上部电极的立体图。
图4表示第1实施例的上部电极中使用的覆盖部件的主视图。
图5表示第1实施例的上部电极中使用的覆盖部件的侧视图。
图6表示第1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表示第1实施例的上部电极中使用的弹簧部件(第1弹簧部件)的立体图。
图8表示第1实施例的上部电极中使用的弹簧部件(第2弹簧部件)的立体图。
图9表示第2实施例的上部电极中使用的覆盖部件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那其斯株式会社,未经爱那其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3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