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5009.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5/10;C08K7/26;C08K5/053;C08J7/04;C08J7/04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2622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装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食品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24‑145重量份的聚乙烯、65‑75重量份的木质纤维素纳米晶体、65‑80重量份的几丁质纳米纤维、27‑34重量份的酪蛋白、20‑25重量份的硅藻土、8‑13重量份的甘油、5‑8重量份的润滑剂、1‑2.5重量份的交联剂和0.5‑1.5重量份的增韧剂。本发明由于纳米晶体的存在,气体分子难以穿透固体晶体,渗透率大大降低,配合临期或过期的废牛奶中提取的酪蛋白,在食品包装袋表面形成一层效抑制氧渗入的酪蛋白膜,除了能有效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包装膜还能直接食用,相比于传统的包装袋,对内装食物的清洁性得到提高,并且被丢弃后也能迅速被生物降解,更加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为食品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为了便于保鲜、储存食品,从而产生了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是指直接与食品接触,用于盛装和保护食品的薄膜容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卖行业逐步兴起,而食品包装袋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因此,人们在追求食品包装袋基本实用价值的同时,对食品包装袋的性能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 108978332 A的“一种环保食品包装袋的制备方”,包括以下步骤:(1)、取包装袋本体,在包装袋本体上开设透气孔;(2)、向抑菌淀粉糊料加入体积浓度为20%的乙醇溶液,搅拌,调整到适合的粘度;(3)、将包装袋本体表面烘干,并在包装袋本体上涂覆步骤(1)稀释后的抑菌淀粉糊料;(4)、将步骤(3)处理好的包装袋在50 ℃下处理30min,逐渐升温至220℃,烘干,得到环保食品包装袋;本发明提供的包装袋以纸质包装袋为基体,在纸质包装袋上涂覆抑菌淀粉糊料,淀粉糊料使用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二氧化钛复合体,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淀粉糊料的强度,还可以显著提升材料耐磨性及抑菌性能。
但现有技术中,为追求食品包装袋的环保性,纯粹利用来源于植物的天然高分子制成的包装膜,这种材料虽然很环保,但是由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没有热塑性,存在加工困难、成型能力较差,导致包装袋的耐水性、拉伸强度不高,且渗透性强,易泼洒出食物油汤,从而达不到实用效果。
所以我们提出了食品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食品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为追求食品包装袋的环保性,纯粹利用来源于植物的天然高分子制成的包装膜,这种材料虽然很环保,但是由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没有热塑性,存在加工困难、成型能力较差,导致包装袋的耐水性、拉伸强度不高,且渗透性强,易泼洒出食物油汤,从而达不到实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食品包装袋,包括:124-145 重量份的聚乙烯、65-75重量份的木质纤维素纳米晶体、65-80重量份的几丁质纳米纤维、27-34重量份的酪蛋白、20-25重量份的硅藻土、8-13重量份的甘油、5-8重量份的润滑剂、1-2.5重量份的交联剂和0.5-1.5重量份的增韧剂。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钙。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物。
食品包装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木料、竹材或秸秆中获取木质纤维素纳米晶体;
S2、从甲壳类动物的甲壳中提取几丁质纳米纤维,所述甲壳类动物包括蟹类和虾类;
S3、制备聚合物基材;
S4、将木质纤维素纳米晶体和几丁质纳米纤维混合悬浮在水中,再将溶液喷洒到交替层中的所述聚合物基材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