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加固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5202.4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6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达麟;张春雷;马可飞;房倩;杜建明;古永超;谢瑞防;吕宝伟;张继清;马振海;张鹏;赵志涛;林家祯;宋乐阳;王秀妍;宋冉;崔涛;叶书浩;徐振艳;刘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加固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加固结构及方法,其中隧道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槽、滑动槽和端板。固定槽具有第一槽底和第一槽壁,第一槽壁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槽壁固定于第一槽底上,固定槽的开口朝向隧道内壁。滑动槽滑动安装于固定槽的内侧或外侧,滑动槽具有第二槽底和第二槽壁,第二槽壁包括两个,两个第二槽壁固定于第二槽底上,滑动槽的开口朝向隧道内壁。端板至少为两个,一个端板固定于固定槽内,另一个端板固定于滑动槽内,使隧道加固结构与隧道内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注浆的腔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加固隧道时的半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加固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加固隧道时,通常先根据隧道断面大小将金属型材分为几块,然后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逐块安装,之后向金属型材的内部腔体注浆。浆液凝固后支撑型材,从而实现加固隧道的目的。但是,这种加固方式完全依靠人工搬运型材,劳动强度较大,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加固结构及方法,实现加固隧道时的半机械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加固结构,包括: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具有第一槽底和第一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槽壁固定于所述第一槽底上,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隧道内壁;
滑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侧或外侧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具有第二槽底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槽壁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槽壁固定于所述第二槽底上,所述滑动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隧道内壁;
至少两个端板,一个所述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另一个所述端板固定于所述滑动槽内,使所述隧道加固结构与所述隧道内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注浆的腔体。
优选地,所述滑动槽滑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槽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滑动槽包括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和所述隧道内壁顶部抵接,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所述第二槽壁用于和所述固定槽一侧的所述隧道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所述第二槽壁用于和所述固定槽另一侧的所述隧道内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和所述固定槽内均固定有所述端板,以在所述隧道加固结构与所述隧道内壁之间形成至少两个用于注浆的腔体。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为多个且沿所述隧道内壁的轴向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上部设有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槽壁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相连;所述间隙的宽度不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槽壁的厚度之和,使多个所述滑动槽能够沿隧道内壁的轴向并排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预压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槽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槽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在所述滑动槽滑动到位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卡接。
优选地,还包括预压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槽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在所述滑动槽滑动到位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卡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和/或所述滑动槽上设有注浆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所述滑动槽和所述端板均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槽、所述滑动槽和所述端板上均覆盖有绝缘纤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加固方法,使用上述的隧道加固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隧道内壁形状及尺寸,设计固定槽和滑动槽的数量及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采液器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古籍图文对照阅览转换的大屏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