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热调系统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769.3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刘勇;刘时胜;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航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6 | 分类号: | H01H71/16;H01H71/02;H01H71/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王淼 |
地址: | 33801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断路器 系统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热调系统组件,双金组件、锁扣组件、进线端子、壳体和操作机构,双金组件、锁扣组件、进线端子和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内,进线端子与双金组件电性连接,双金组件包括双金属片和支架,双金属片安装在支架上,锁扣组件包括锁扣座、中间联结件、跳扣、动触头件、脱扣弹簧、销轴、第一铆钉、复位弹簧、双金拉杆,双金拉杆直接放置在锁扣组件上,并于锁扣组件上的限位圆台配合,使得双金拉杆直接与锁扣组件配合使得拉杆与外壳无配合关系,保证了其工作的可靠性,使得大规格导线也不会干涉机构的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热调系统组件。
背景技术
在断路器中通常设有过载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一般由双金组件、锁扣组件、操作机构等组成,当在一定时间时通过载电流后,其双金属片会受热弯曲并带动与锁扣配合的拉杆,使得其带动锁扣运动,从而使得机构平衡被破坏,在弹簧的作用下将机构拉回,这时动触头也与静触头分离,对电路起到保护。过载保护机构工作时,需要双金属片带动脱扣杆发生移动,脱扣杆同时需要位移来保证带动操作机构工作,从而实现过载保护。
现有市面的设计产品中,脱扣杆一端通常是通过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滑槽进行固定,另 一端连接操作机构,因此容易存在以下问题:①脱扣杆在滑动过程中和断路器内的导线发生干涉,从而影响脱扣杆移动,导致过载保护机构的工作稳定性降低;②槽会占用导线的布置空间,不利于大规格导线布置,从而与双金属片接触,影响延时保护的可靠性。
现有按照ZL202011174313方式增加零部件避开空间,但其增加零件的解决方式带来装配成本的增加,结构更复杂,工序更加繁琐,因此亟需一种结构更简单的插入式断路器热调系统组件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热调系统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具体为: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热调系统组件,包括双金组件1、锁扣组件2、进线端子4、壳体3和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双金组件1、锁扣组件2、进线端子4和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3内,进线端子4与双金组件1电性连接,双金组件1包括双金属片101和支架103,双金属片101安装在支架103上;
优选的,锁扣组件2包括锁扣座201、中间联结件202、跳扣203、动触头件204、脱扣弹簧205、销轴206、第一铆钉207、复位弹簧208、双金拉杆209,锁扣座201转动设置在壳体3上,动触头件204嵌套入中间联结件202中间,跳扣203转动设置在中间联结件202顶部,动触头件204与中间联结件202嵌套入锁扣座201内,并由一铆钉207铆接固定;
优选的,动触头件204与双金属片101导线连接;
优选的,销轴206位于锁扣组件2左侧并安装在壳体3上,脱扣弹簧205一端连接在动触头件204上,另一端连接在销轴206上,
锁扣座201上端设置有倒扣2011,跳扣203下端设置有凸台2031,倒扣2011与凸台2031契合,跳扣203与转动件7通过平衡拉杆6连接,转动件7转动设置在壳体3上,转动件连接有操作机构。
优选的,锁扣座201右侧设置有限位圆台2013,双金拉杆209呈‘L’型,一端连接在锁扣座201上,另一端连接双金属片101且转角处卡在限位圆台2013下方,带动锁扣座201转动。
优选的,复位弹簧208套设在锁扣座201上,一端固定,另一端卡接在中间联结件202上端凸出的卡扣上;
优选的,动触头件204上端设置有导线焊接部2041,下端设置有动触点2042,动触头件204下方设置有静触头件4。
优选的,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9和连杆8,操作手柄9转动设置在壳体3上,操作手柄9和转动件7通过连杆8连接。
优选的,动触头件204与中间联结件202通过设置有第二铆钉2022铆接,锁扣座201与跳扣203通过设置有第三铆钉2021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航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航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纯铜箔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管道式微波液体灭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