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852.0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6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冲;唐小丽;李传;周明;王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38 | 分类号: | F24F1/0038;F24F12/00;F24F8/108;F24F11/52;F24F13/10;F24F13/28;F24F13/30;B60H1/14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郑婷婷;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节能 新风 系统 | ||
1.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空调机组(1)、电动阀门(2)、入口热交换器(3)、风管(4)、进风模块(5)、排风模块(7)、自然进风模块(6)、出口热交换器(8)、检测模块(9)、显控终端(10),所述的显控终端(10)通过总线接口与新风空调机组(1)中的变频风机Ⅰ、加热管、加湿管之间相连,所述的电动阀门(2)设有若干,且电动阀门(2)设于新风系统的管道横截面处,同时电动阀门(2)通过总线线路与显控终端(10)之间连接,所述的风管(4)设于新风空调机组(1)、电动阀门、进风模块(5)、排风模块(7)的各个模块出入端形成循环风道;所述的进风模块(5)内包括散流器(5.2)、辅助电动阀门Ⅰ(5.1),且散流器(5.2)与辅助电动阀门Ⅰ(5.1)之间串联,所述的检测模块(9)包括压差传感器、风量计、室温计,其中的一个压差传感器设于一组大气压力探测管路内,同时两组大气压力探测管路分别设于探测排风模块(7)室内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位,风量计设有若干,分别设于新风空调机组(1)的出风口、进风模块(5)、排风模块(7)的管路位置,同时多个室温计设于舱内各个功能室中,检测模块(9)均通过总线将检测数值实时传输至显控终端(10),且显控终端(10)采用PLC组成终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空调机组(1)由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加湿器、连接管,同时新风机组中包括变频风机Ⅰ、过滤器Ⅰ、冷热盘管、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热交换器(3)设于新风空调机组(1)与外接的移动方舱柴油发电机之间,同时电动阀门(2)分别设于入口热交换器(3)、出口热交换器(8)的出入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模块(7)还包括有初效过滤器(7.1)、辅助电动阀门Ⅱ(7.2)、硅钛布(7.3)、高效过滤器(7.4)、变频风机Ⅱ(7.5)、止回阀(7.6),其中的硅钛布(7.3)设于风管(4)的接头之间,实现柔性连接,其中的初效过滤器(7.1)依次与辅助电动阀门Ⅱ(7.2)、高效过滤器(7.4)、变频风机Ⅱ(7.5)、止回阀(7.6)之间相连,组成一个排风模块(7)的回路,同时电动阀门和变频风机Ⅱ(7.5)通过总线与显控终端(10)之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进风模块(6)包括电动进风开口(6.1)、过滤器Ⅱ(6.2)、消音器(6.3),其中的电动进风开口(6.1)通过总线与显控终端(10)之间相连,且电动进风开口(6.1)由进风开口挡板(6.1.1)、电动推杆(6.1.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热交换器(8)设于排风模块(7)的出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模块(5)、排风模块(7)、检测模块(9)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形状尺寸均按照方舱内部空间分割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控终端(10)基于西门子6ES7214-1AF40-0XBO与施耐德变频器ATV320UO4M2B的硬件设计搭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8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毒供应室护理用配液装置
- 下一篇:双头螺栓旋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