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数码显示类模组LED器件制备的存储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7531.2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稳润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20;B65D53/00;B65D81/18;B65D85/86;H05K5/00 |
代理公司: | 镇江北宸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2 | 代理人: | 王玲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数码 显示 模组 led 器件 制备 存储 工作站 | ||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数码显示类模组LED器件制备的存储工作站,包括箱体和操控箱,箱体内部后端设有干燥腔,箱体内部前端由上到下依次横向设有多个横隔板,横隔板上排列设有多个容置仓,每个容置仓中设有储存盒,横隔板后端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中设置有折叠板组件,折叠板组件展开后对干燥腔进行水平分隔,避免LED器件在长时间的干燥环境下出现脆化开裂等现象;每个容置仓的一侧均设有联动门组件,联动门组件依次对容置仓的前后两端进行密封,有效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通过容置仓进入到干燥腔中,而对其他器件产生污染,保证了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数码显示类模组LED器件制备的存储工作站。
背景技术
数码显示类模组LED器件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亮度高、视角广、性价比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目前LED器件在组装完成前,需要进行存储,LED器件作为精密电子器件对水等导电液体极为敏感,因此在经过固晶、烘烤、冷却后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储存,否则极易发生故障。现实工作中,大部分电子器件正常储存、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为30%~70%,因此相对湿度长期低于30%的环境可以认为是干燥环境,现有技术中的LED器件存储站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存储箱内部采用统一干燥处理,无法进行分区干燥,存储箱内部不同时间存入的LED器件所受到干燥时间不同,电子器材会因过度干燥会使电子器件材料水分蒸发,造成电子器件材料脆化开裂,使电子器件断路或短路,进而影响电子产品整体使用;同时操作人员在取出部分LED器件时,往往需要打开整个存储箱的开关门,而电子元件长时间的干燥会产生静电,从而容易使其他LED器件吸附空气的灰尘,从而形成一层污垢膜,降低器件绝缘电阻,影响器件的功能与寿命,而且电子器材作为精密电子器件在存放时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容易部分元件出现损坏,因此针对现有不足,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应用于数码显示类模组LED器件制备的存储工作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器件存储工作站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电子元件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的问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数码显示类模组LED器件制备的存储工作站,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一侧的操控箱,所述箱体前端两侧分别铰接设有箱门,箱体内部后端设有干燥腔,箱体内部前端由上到下依次横向设有多个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横向排列设有多个容置仓,所述容置仓前后两端为开口设置,且容置仓均与干燥腔相连通,每个容置仓中均设有一个用于储存LED器件的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前后两端为开口设置,储存盒底部中心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干燥腔的一端顶部排列设有若干个齿块,所述横隔板内部均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顶端开设有与容置仓相连通的活动口,且驱动腔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储存盒底端齿块相配合,实现储存盒在容置仓中的前后位移;所述横隔板后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折叠板组件,所述折叠板组件展开后对干燥腔进行水平分隔;每个所述容置仓的一侧均设有联动门组件,所述联动门组件依次对容置仓的前后两端进行密封;
所述干燥腔与容置腔相连通,干燥腔后端侧壁上自上而下水平设置有多组加热管组件,每组加热管组件分别与同一水平高度的容置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干燥腔底端横向设有排风管,排风管上开设有多个排风孔,所述排风管一端为封闭设置,排风管另一端贯穿箱体进行到操控箱中,且所述操控箱中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排风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箱表面设有显示屏和按键,操控箱内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按键、加热管组件以及鼓风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稳润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稳润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