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浸采铀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7589.7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甘楠;李建华;谢廷婷;刘双民;胡柏石;李召坤;李沁慈;张翀;丁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浸采铀井网 密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浸采铀井网密度计算方法,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依据抽注孔间距,分别对地层、边界条件和源汇项进行概化,建立不同井距的地浸采铀流场模型;通过地浸采铀流场模型构建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再构建地浸采铀溶质迁移模型;通过地浸采铀溶质迁移模型构建采区平均溶质浓度的时间函数方程;以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以及采区平均溶质浓度的时间函数方程为基础,获取地浸采铀采区井距特征方程;根据地浸采铀采区井距特征方程获得的优势名义浸出量确定最佳井网密度;本发明精确计算地浸采铀采区中合理井网密度,为地浸采铀采区井网布局、优化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地浸采铀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合理的井网布置是地浸采铀领域长期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井网密度决定着浸出剂的有效循环和资源回收率的高低。地浸采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井场工艺,而井场工艺首要面临的工作是选择合理的井网密度。
钻孔施工是地浸采铀生产中最大的工程投资之一,钻孔数量越多,所需建设资金越大,吨金属成本越高。如何科学地确定合理井距,使地浸采铀生产可同时兼顾资源回收率与经济效益,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地浸采铀流场井网设计中,小井距采场的地下水稀释较弱,较快出现浸出峰值,且峰值较高,但由于小井距所控制矿体较小,井场后期浸出效率较低;大井距采场控制矿体较大,但地下水稀释较强,较慢出现浸出峰值且峰值较低。如何基于地浸铀矿开采工艺特点,为地浸采铀井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可量化计算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浸采铀井场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精确计算地浸采铀采区中合理井网密度,为地浸采铀采区井网布局、优化提供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浸采铀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具体步骤为:
依据抽注孔间距,分别对地层、边界条件和源汇项进行概化,建立不同井距的地浸采铀流场模型;
通过地浸采铀流场模型构建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
根据不同井距的地浸采铀流场模型以及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构建不同井距的溶质迁移模型;
通过溶质迁移模型构建采区平均溶质浓度的时间函数方程;
以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以及采区平均溶质浓度的时间函数方程为基础,获取地浸采铀采区井距特征方程;
根据地浸采铀采区井距特征方程获得的优势名义浸出量确定最佳井网密度。
可选的,构建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的步骤为:
将流体的空间有效对流范围投影至含水层平面上,获取流场有效对流范围与流场有效对流面积之间的转换方程;
根据地浸采铀流场模型获取每个时间点对应的流场有效对流面积;
根据流场有效对流范围与流场有效对流面积之间的转换方程与每个时间点对应的流场有效对流面积,获得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
可选的,有效对流范围与流场有效对流面积之间的转换方程,具体为:
Vq=Sq*L;
式中,Vq为流场有效对流范围;Sq为流场有效对流面积;L为流场有效对流范围的平面投影高度。
可选的,有效对流范围的时间函数方程表达式为:Vq=f(t)。
可选的,构建采区平均溶质浓度的时间函数方程的步骤为:
投入中性溶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水系锌基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摘穗辊间隙自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