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7829.3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鲁佳亮;苏淼;曹安达;张励清;金耀;汪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90;G06F30/20;G06F111/04;G06F11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寿达金;吉靖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辅助 配色 设计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设备 | ||
1.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大量现有配色模纹的面料实物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S2、整理数据以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或者可以快速调取的学习信息;
S3、计算机通过步骤S2中获取的大数据信息得出规律和算法;
S4、计算机通过步骤S3中得到的规律和算法进行反向推导,并基于设计人员最后想要实现的效果,计算出配色模纹的各种可能供设计人员参考应用;
或者通过输入简单指令或者数据来限制最终的配色模纹效果及其参数,以便达到设计人员的预期设计设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收集包括平纹、斜纹与小提花的织物数据,每个组织织物的数据包括:织物编号、经纱颜色、经纱排列顺序、经纱循环根数、纬纱颜色、纬纱排列顺序、纬纱循环根数、组织图、实物、织物颜色、组织-色纱矩阵图以及织物布面颜色显示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S2.1、定义织物组织点并建立织物组织点矩阵;S2.2、定义经纱、纬纱颜色并建立色纱排列矩阵;S2.3、建立织物组织点与经纱、纬纱颜色之间的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用元素1和0分别表示经、纬浮点,再结合织物组织循环中的经纬纱根数,以一个二维0-1矩阵来表示该织物的组织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经纱、纬纱颜色用字母进行表示,有几种颜色的纱线就用几个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经纱、纬纱颜色相同也可以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再结合织物组织循环中的经纬纱根数,以一个矩阵来表示该织物的色纱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以配色模纹矩阵建立组织点与经纱、纬纱颜色之间的数学模型关联,具体地,以配色模纹织物的完整组织,也即是织物组织出现重复之前,由最少纱线所组成的经纱、纬纱的排列,来构建配色模纹矩阵,该配色模纹矩阵中每个元素均包含经纱、纬纱的表示字母,同时也含有组织点矩阵中的组织点的表示数字所形成的字符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配色模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规律和算法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为从配色模纹图像中解析出配色模纹矩阵,首先运用角点检测方法获取图像的所有角点;然后根据相邻角点的距离获得经纬浮点长度;最后结合浮点颜色恢复出配色模纹矩阵[aij]N×M;;
为缩小求解空间,减少计算复杂度,首先根据配色模纹矩阵计算最小组织循环数,设原织物组织矩阵为[xij]n×m,第i根纬纱颜色为ri,第j根经纱颜色为cj,则根据目标配色模纹矩阵,对于所有经纱和纬纱需满足下式:
rixij+cj(1-xij)=aij,i=1,2,...,n;j=1,2,...,m (1)
同时,由于每一条经纱或纬纱至少有一个组织点且不能全是组织点,组织矩阵需满足该不等式约束,因此,联立上式(1)可得到如下方程:
其中:ri,cj,aij∈{1,2,...,n},xij∈{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8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