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除臭菌培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7931.3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飞;吕相令;韩立;薛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养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00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桥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翟宝祺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除臭 培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生物除臭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包括:
多个固定于地面的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的顶端设有第一通孔(11);
与所述第一通孔(11)相匹配的封块(12),所述封块(12)用于在未取样时,将对应的第一通孔(11)密封;
导管(3),所述导管(3)的前端固定于封块(12)的顶端面,且导管(3)靠近前端的侧表面设有与导管(3)内部连通的若干第二通孔(14);
固定于地面的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轴与导管(3)连接,用于驱动导管(3)向上或向下运动;
收集箱(5)及固定于所述收集箱(5)顶部的抽气泵(7),所述收集箱(5)的内部与发酵罐(1)一一对应的储存腔(6),多个所述储存腔(6)间相互独立,所述储存腔(6)的顶部设有第四通孔(18),所述第四通孔(18)的直径与导管(3)的外径相等;在所述收集箱(5)放置于地面后,所述第四通孔(18)位于对应导管(3)后端的正下方,所述抽气泵(7)通过导管(3)与各个储存腔(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与第四通孔(18)相匹配的塞块(19)及位于储存腔(6)内的弹性拉绳(20),所述弹性拉绳(2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塞块(19)的底端,弹性拉绳(20)的另一端固定于储存腔(6)的顶端面,所述导管(3)的后端面密封,导管(3)靠近后端面的侧表面设有第五通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底端固定于所述发酵罐(1)顶端面的固定筒(2)、设于所述固定筒(2)内壁的限位块(13)及固定于导管(3)外侧面的固定块(15),所述第一通孔(11)的直径与固定筒(2)的内径相等,且第一通孔(11)的中轴线与固定筒(2)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导管(3)的前端穿过固定筒(2),所述固定块(15)与固定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在所述封块(12)的顶端面与限位块(13)接触时,所述导管(3)的后端脱离第四通孔(18);在所述固定块(15)的底端面与限位块(13)接触时,所述导管(3)的后端延伸至储存腔(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电磁阀(17)和第一水泵,所述固定块(15)设有两个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通孔(16),所述第三通孔(16)内设有所述电磁阀(17),所述电磁阀(17)用于控制第三通孔(16)的通断,其中一个第三通孔(16)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桶连通,且该水桶内装有纯净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
联动块(21),所述联动块(2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贯穿孔(23),所述贯穿孔(23)的直径与导管(3)的外径相等,且所述导管(3)的后端穿过贯穿孔(23),所述贯穿孔(23)的侧壁设有贯穿联动块(21)外侧面的侧孔(24);
固定于导管(3)外侧面的第一侧块(25)、一端固定于第一侧块(25)的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的另一端固定于联动块(21)的上端面,在所述联动块(21)的底端面脱离收集箱(5)时,所述第五通孔(22)进入贯穿孔(23)内,且第五通孔(22)位于侧孔(24)的下方;
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侧孔(2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养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养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9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古建筑数字化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零件加工用锻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