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光板及带有该分光板的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8182.6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鑫;林炳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盛光电(吴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孙铭侦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板 带有 背光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导光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光板及带有该分光板的背光模组,分光板包括底板和多块分光块,多块分光块均设置在底板上,分光块朝向底板的一面的轮廓为底面轮廓,分光块为非正三棱锥,底面轮廓为非正三角形。背光模组包括分光板和灯板,分光板设置在灯板具有光源的一侧,分光板设置在灯板的照射范围内,分光板叠置有至少两块。本申请能够克服扩散板与光源距离越远,雾化效果越好的问题,缩小背光模组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光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光板及带有该分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传统的LED直下式背光模组都是以单颗LED灯珠依据间距设置的,LED灯珠的光照范围存在椭圆形的情况,导致LED灯珠之间容易出现暗区。传统的方式是利用许多光学元件或光学膜来对光源进行分散,或者提高光学板或者膜与LED灯间的间距,使得LED灯的光得到较好的混光空间进而达到背光画面均匀的效果。现阶段最常使用的光学板就是扩散板,利用扩散板将单颗LED灯的光进行光学雾化后均化所有的点光源的能力,将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
但扩散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在雾化光源的过程中,需要与灯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且距离越远,雾化效果越好,导致LED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克服扩散板与光源距离越远,雾化效果更好的问题,缩小背光模组的厚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光板及带有该分光板的背光模组。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光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光板,包括底板和多块分光块,多块所述分光块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分光块呈三棱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从分光块中穿出时,发生折射,偏转向更大的角度,进而扩大光线的照射范围,缩小并消除灯珠之间的暗区。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光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的轮廓为底面轮廓,所述底面轮廓为非正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分光块的外形,对从分光块中射出的光线进行导向,方便对光线进行引导使光线汇集,提升分光板发光的亮度。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面轮廓为等腰三角形,与所述底面轮廓的底边平行的为Y方向,与所述底面轮廓底边上的中线平行的为X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光块与底面轮廓的腰连接的面外形相同,方便对从分光块中穿出的光线进行导向,方便引导光线消除暗区。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面轮廓为钝角等腰三角形或直角等腰三角形;所述分光块沿所述X方向交错排布,沿所述Y方向排布的相邻所述分光块,其所述底面轮廓的顶角朝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钝角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等腰三角形具有更大的作用面积,提升对光线的扩散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面轮廓为锐角等腰三角形;沿所述X方向排布的相邻所述分光块,其所述底面轮廓的顶角朝向相反,所述分光块沿所述Y方向交错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分光块紧密排布在底板上,使得底板上能够容纳更多的分光块,提升对光线的扩散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面轮廓为锐角等腰三角形;所述分光块沿所述X方向交错排布,沿Y方向线性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分光块紧密排布在底板上,使得底板上能够容纳更多的分光块,提升对光线的扩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盛光电(吴江)有限公司,未经富盛光电(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8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